一,1862年智美就開始遵循修道院傳統的天然釀造方法釀制原始紅帽,雖然起始釀制年份比西麥爾雙料(1856)的晚,但可以肯定的是紅帽是智美的第一款正式酒款,而且從開始就是深色的(通常認為修修道士日常飲用的自釀啤酒是金色的),無法判斷是否智美向西麥爾學習或通過交流而影響了原始紅帽的配方。
二,所謂“雙料”,風格原型應該是大概中世紀時期的修道院啤酒,西麥爾和智美只是近代修道院中最早釀制該類型啤酒并逐漸給予其當代定義的。doubel這個詞在這里的使用源于西麥爾。當代雙料也基本以西麥爾和智美紅帽為版本,豐富,焦糖甜,水果香,麥芽味濃。
三,目前trappist修道院啤酒還是十一家(或者說是十一點五家),法國的mont des cats也有啤酒但是智美生產的。
沙城 2016-02-03 21:54
智美紅帽給人的嗅覺感受略顯酸澀,但真正喝到嘴里的時候完全是另外一種體驗。當第一口酒下肚,它帶來的是一種沖擊,一種味覺上的旅程:入嘴的酸,又有一種來自于水果的果甜味,咀嚼之后在多種味道中尋找,會體驗到啤酒花的味道,然后是一種濃烈的麥芽味,咽下之后喉嚨處留有絲絲酸澀的味道,然后回味口腔內的味道,啤酒花和麥芽的味道很重,但仔細品味之后能在苦味下面找到水果的酸甜味道,很明顯,咽下啤酒之后和在口腔中咀嚼時候體驗的味覺順序正好相反,是一種很有趣的體驗。
沈老師 2016-02-03 21:49
智美啤酒都應該用手慢慢斟入特殊的火焰杯中,當然也可以加冰用ROCKING GLASS品嘗。
這款色如古銅,口感柔和并附著濃郁麥芽香氣的CHIMAY,在裝瓶后,會隨著歲月的流逝愈發突出焦糖的甜與炭燒味。
這就是二次發酵啤酒的特點,存放的時間越長香氣越有辨識度,所以酒標上要格外注明釀造年份。
泡沫層散發出豐富的酒花和果甘,是智美酒品中最容易上口的一種,適合初入精釀的愛好者。
當然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小紅帽并非智美家族的全部,其他還有多種色彩可選如藍蓋和白蓋。
就好比鳳凰有多種顏色,藍色鳳凰屬于冰鳳凰,白色屬于金鳳凰(五行的金,不是GOLD),而最有名的莫過于火鳳凰,生于籬火之精,不死不滅是為朱雀南火神獸,鳳凰有很多種,朱雀天地間卻只有一只。
CHIMAY中添加的蛇麻草和橘子皮(比利時啤酒獨特的調香料)就賦予了小紅帽天生地養的別致,配合焦糖的炭火味和酒精的刺激,就如品味朱雀的重生,其樂無窮。
不過我真的不太喜歡這種矮胖瓶~所以外觀分給低一些。
MyXXXKellay 2016-02-03 21:44
開蓋以后撲鼻而來濃郁麥芽香氣,接著入口,口感上乘平穩,色澤古銅!輔以燒烤絕味!
辛越 2016-02-03 21:36
智美紅帽算是個人在精釀啤酒里比較早接觸的一款比利時風格的小可愛。
色澤與香味: 智美紅帽啤酒呈古銅色,口味柔和潤香,帶有濃郁的麥芽香味,微帶焦炭苦味,泡沫層散發出豐富的酒花、果味和強烈的發酵酯味。是智美品種中最宜上口的一種。^_^
配餐: 有著非常醇美、豐滿的質量,酒花苦味和泥土香甜味相互調節得十分美味。適合配豐盛的烤肉等肉類和蔬菜拼盤,也可代替紅葡萄酒作為宴會用酒。佳飲溫度:6-8℃。
外觀: 個人比較偏愛,屬于短粗型可愛的小瓶子。配上精致的智美紅色酒標和修道院認證,體現出修道院系列的特征。
感受:個人認為鮮啤的智美紅帽要完爆瓶裝的,當然人們會說那肯定,肯定的事兒肯定得來。第一次寫評論,多有不足,望各位海涵。幫忙投一票,我很喜歡這次活動的酸啤酒。謝謝。
兔淺淺 2016-02-03 21:29
喝過一次覺得還不錯?比一般的好喝
沈愷 2016-02-03 21:23
作為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我喝比利時修道院總是從酒精度最高,“料”最足的款式開始。
在習慣了三料四料的沖擊力多年以后,感謝酒花兒在喜氣洋洋的節日帶給大家這款紅火的智美雙料啤酒。
它的泡沫比督威還厲害,一次倒入都無法承受。香氣輕微,呈現明顯的椰子糖氣息,我爭取少用似是而非的多個形容詞。入口微酸甘苦并存,后味回甜一般,沙口平平,倒是酒精度在前三分鐘比較沖人。
所謂雙料,其實就是加了棕色發芽麥粒,顏色呈現正宗的棕紅色。
我喝這酒只有兩個體會:一個是修道院三產力量大,簡直比利時娃哈哈;一個是這酒最適合配周黑鴨的鴨脖子,保準能突出濃烈的醬香味,不信你試試。
大.象. 2016-02-03 21:21
智美紅帽算是我有精釀概念以后的第一瓶精釀啤酒,購買時的宣傳是 要像紅酒一樣品的啤酒 ,我還特意去搜了一下智美的評論,實際喝的時候有些小失望,算是及格吧,我的水平也不夠精確描述,總體感覺次于白帽更次于藍帽,金帽我沒有喝過。根本算不上點評,大家見笑了。
微信超級會員 2016-02-03 21:17
學習,一直學習,是我的目標。
酒花讓我認識了精釀,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感謝酒花!
北京獅凱資產 沙濤 2016-02-03 21:13
智美紅帽算是我的啟蒙精釀,那個美好的春夏里總少不了一瓶紅帽的身影。
氣味是比較典型的比利時香料風味,一點果香和酒精味。
味道偏甜,焦糖風味明顯,比利時酵母帶來的辛辣味道比較突出。
酒體中等,泡沫極其豐富。
在最初的印象里,紅帽藍帽就是“好喝的精釀”的代名詞,那時根本分不清什么“雙料”“四料”,無知者無畏,但即使是那么一種知識匱乏的狀態,喝的品牌和種類也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依然喝的有滋有味,還經常半夜里在朋友的店門口給人講“全世界就六大修道院”“全世界就七大修道院”“羅八是經典三料”等現在一想起來就恨不得鉆縫里的話題。。。(回頭一定再找到那些朋友,重新普及一下精釀常識。。。)但當時有一個想法現在覺得也很對,“修道院啤酒是很超值的”,二三十就能買到一瓶有著世界級認可的帶有悠久歷史的好啤酒(后來知道了當代修道院雙三四料的真正歷史都不久,雖然雙料據說配方是智美、西麥爾參考了來自古代的深色修道院啤酒)。在當時自己對國內精釀市場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一瓶紅帽真的能讓我感到無比滿足。
最記憶深刻的一瓶紅帽,是有一次朋友店里剩的最后一瓶紅帽,當時著急推薦給一位新朋友喝,開蓋時太著急了一失手扔地上了,那次真的見識了紅帽泡沫的夸張,瓶沒碎,一地沫,瓶里一瓶沫,放置了二十分鐘才回來大概一百毫升酒,一屋子紅帽香氣,朋友戲稱是“用紅帽奢侈的洗了回地板”。
日常里開啟紅帽也經常碰到泡沫涌出的情況,她跟羅六一起形成了我心目中比利時啤酒泡沫的模版。
雖然隨著喝的越來越多,紅帽變得不如最初印象里那么“厚重”“豐富”“濃郁”,但每次看到她那質樸的外貌,總令我從內心里感到溫暖,很慶幸自己是從比利時啤酒走進的精釀,更慶幸在最初就沉浸在紅帽等修道院啤酒里。
追加一點去年十月份我整理的資料:
一,1862年智美就開始遵循修道院傳統的天然釀造方法釀制原始紅帽,雖然起始釀制年份比西麥爾雙料(1856)的晚,但可以肯定的是紅帽是智美的第一款正式酒款,而且從開始就是深色的(通常認為修修道士日常飲用的自釀啤酒是金色的),無法判斷是否智美向西麥爾學習或通過交流而影響了原始紅帽的配方。
二,所謂“雙料”,風格原型應該是大概中世紀時期的修道院啤酒,西麥爾和智美只是近代修道院中最早釀制該類型啤酒并逐漸給予其當代定義的。doubel這個詞在這里的使用源于西麥爾。當代雙料也基本以西麥爾和智美紅帽為版本,豐富,焦糖甜,水果香,麥芽味濃。
三,目前trappist修道院啤酒還是十一家(或者說是十一點五家),法國的mont des cats也有啤酒但是智美生產的。
六行Kyle 2016-02-03 21:12
易上口,比較符合國人口味。回味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