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修道士從陽光明媚的庫拉索島引進的香料,使這款啤酒融合了陳皮、芫荽和香草的芳香,歷經500年的辛勞造就。這款酒色澤猶如淺黃色陽光灑入,自然明朗,淺色泡沫渾然天成。口感柔和,清淡略甜伴著柑橘的酸味。讀這些介紹不如親自品嘗一下。
很好喝的,尤其是他淡淡的清香和下喉濃郁。。
這款非常熟悉,經常喝,口感好,小麥香氣很濃,性價比高,推薦給大家
還是那個名字,但是品質已經和幾年前大不一樣了,淡了很多,福佳是我剛入行賣出的第一款進口啤酒,當時也是我最喜歡喝的啤酒,那時候覺得沒有比它更好的啤酒了,但是現在覺得實在不值得推薦。
感謝酒花兒千里迢迢及時寄來獎品福佳,雖然它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但的確已經好久沒有喝過瓶裝福佳。 Hoegaarden Witbier,這是我第一款接觸的比利時精釀,幾年過去了,到現在已經嘗過很多不下百種的精釀后,仍然依稀記得第一次品嘗時的驚艷,但卻是現在不能再喝的。現在的福佳白已不是當年的Hoegaarden Witbier,很大一部分人應該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1、溫度:3℃,杯子同樣凍到低溫,3-5℃和10℃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低溫更佳。 2、香氣:開瓶的一瞬間,撲鼻而來的清爽,層次分明,陳皮包含著濃郁的果香肆意的沖擊著鼻腔最敏感的點。 3、味道:先將半瓶Hoegaarden Witbier倒入酒杯之中,搖晃酒瓶,再倒入剩余半瓶,泡沫豐盈而細膩,自然的煙霧效果,酒體渾濁,均為二次發酵所致。入一口,滿口的小清新,柑橘味和麥香為在口腔中碰撞。沙口感較弱,酒體輕,苦味值雖然我承認目前的福佳白越來越淡,啤酒花味也越來越淡,但仍然掩蓋不了它情懷的味道。Hoegaarden Witbier的確是一款還不錯的開胃酒和佐餐酒,不管是魯菜、川菜,烤肉、海鮮,清爽可口,果香突出,不需要很多的考慮,隨處可見,高性價比。 4、總結:以上的高分大部分基于啟蒙和情懷,這次再嘗福佳的確感覺大不如前,可能真是因為時間很久的緣故。百威開始決定增產福佳白后,感覺不管是超市、便利店、咖啡店基本隨處可見,增產量產的后背所帶來的結果顯而易見,百威對于福佳的定位其實已經逐步發生變化。 其實,Hoegaarden Witbier的香氣、口感、味道在它的情懷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計,它只是一款獨具特色的比利時小麥白,無可替代,啟蒙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Hoegaarden,直譯呼噶登,中文稱呼福佳,國人最熟悉的比利時????小麥白啤。酒標上方的圖樣是釀酒時使用的槳,以及代表主教的權杖。下方是荷蘭????語和法????語寫的白色。 為了點評,我還特地開了一瓶,用了她專用的杯子。據說這個杯子是倒立吊鐘的形狀,為了不讓手掌???溫度影響啤酒,所以杯子有著相當的厚度。酒喝完了,下面進入正題。 本期小濮評酒一一福佳傳 福佳1966年出生在比利時的福佳市,母親叫皮耶。塞利斯,(父親身份不詳??)所以以當地的市名給她取了名字。雖說出生貧苦,但是福佳的身體里卻流著一個古老氏族的血統,她的祖上是艾爾氏族下面一個叫小麥白的古老分支。和家族的其她繼承人一樣,福佳有些白濁而又淺黃色的皮膚,身上還帶有家務特有的柳橙般的體香,而且這些家族特質,在她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似乎從出生開始,福佳就注定要擔負起振興家族的重任。 跟所有成功人士一樣,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巨大的變故,1985年,在福佳19歲那年,突然家里發生了大火,火苗無情的吞噬了一切。災后,福佳母女生活困苦,眼看振興家族的使命就要化成泡影,福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毅然嫁給了當時英特布魯家族的長子一一時代。(為了此事,其母親傷心??欲絕,后來嫁到了美國的密歇根,生下了福佳的妹妹,賽利斯白??,這是后話,我能暫且不表)。 嫁入豪門的福佳時刻不忘振興家族的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現實總是那么具有戲劇性,福佳的夫家時代也家到中落,不得已,只能過繼給了巴西????的土豪AmBev家族,并改名為了英博集團,在英博龐大的家族里,前有長子百威勢力的根深蒂固,后有樂飛,魅夜等異性兄弟的追趕。時代腹背受敵,隨時都有被驅趕的命運。就在這樣得背景下,福佳毅然挺身而出,中自己的才華和氣質,贏得的家族長老的尊重,也在豪門站穩克腳跟,愛你肩負起了家族創新的生意。經過多年的努力,福佳已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并遠渡重洋,來到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生根發芽。不僅替百威英博家族賺足了黃金,更讓世界人民知道了比利時小麥白這個傳統家族的存在,為人接受并喜愛。如今50歲的福佳雖然以不在青春靚麗,但是仍風韻猶存,并盡顯成熟之美。為了拓展家族生意,福佳還自降身價,深入農村地區,現在像我們這種五線城市,都已經為人們所熟知。面對法國大家族1664的狙擊,福佳更是逆勢而上,大有超越家族長子百威得氣勢。在福佳50歲生日之際,我們祝愿艾爾氏族有更多的新人能成長起來,挑起振興氏族的重任。并時刻不忘福佳對家族所做的貢獻。
福佳白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款精釀啤酒,那時通貨膨脹還沒那么厲害,世界杯冠軍還是巴西隊,那開瓶的一霎那我被深深的震住了,濃郁的花香,辛香,微微的檸檬酸味,那是我喜歡精釀啤酒的敲門磚,不過那已經是10年前了。被英博收購后,配方一改在改,最近一次喝到是一個星期前,酒體很薄,熟悉的香味好像也改了,收口有股復方甘草水的味道,我的天吶!真對不起這個名字……
渾濁的淡黃色,泡泡比較多 泡泡沒散前有清晰的苦瓜酒花香,入口比較淡,4.9%的度數 ,有點澀(沒冰凍時喝)冰了也差不多,只是好喝了點 比利時啤酒里的小清新啊,比白熊還小清新,口感不是喜歡的那種感,寧愿喝白熊
福佳白啤,總體口味比較討好初次品嘗精釀啤酒的人。清香而不濃烈,苦味較低,淡淡的果香,回味很久。非常適合口味不重的人來品用。
我第一次喝到福佳以后,我以為我喝到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顛覆了我對啤酒的認識,第一次喝過以后就想什么時候能再喝一次,好像上癮一樣,心理不斷的有那個念想。再后來我拼命的找各種途徑去買來喝,一箱兩箱的買,畢竟酒吧28一瓶的賣價還是比較高的。可以說從福佳的開始,才使我后來接觸精釀啤酒,認識啤酒,釀造啤酒,沒有福佳可能我的生活跟現在也不會一樣。 現在我偶爾也還是會拿一瓶福佳來喝,雖說福佳現在已經寡淡無味,但那份情懷還是在心底不能讓我放棄。自己釀酒之后,做IPA、APA、做世濤等等,還是忘不掉當初的那一杯福佳,就在前幾日,找來福佳白的放置配方,據說是接近早期福佳的味道,操練起來釀制一桶,等待一個月后不知能否體會到當初的感覺。 外觀:因為用了大量未發芽的小麥,所以酒體是比較淺的淡黃色。倒在杯中泡沫還是比較豐富持久。 聞香:泡沫起來的時候,芫荽籽和陳皮的香味散發出來,聞一下精神舒爽(這方面白熊比福佳更好一些,1664是純香精味)。 入口:口感達到6-8℃的時候香味會散發的更好一些,溫度太低反而抑制了酒本身的香味。喝一口,從舌尖到舌根讓酒液充分接觸過后再咽下,淡淡的甜味,極微弱的苦味,隨后芫荽籽和陳皮呢香味充分散發在喉嚨處,伴隨著二氧化碳對口腔的充斥,怎一個爽字能表達。 現在對福佳就是一個情懷,可能再也喝不到曾經的那瓶福佳,但福佳為我打開了精釀啤酒這扇門??,讓我認識到更多的啤酒,接觸到更好喝的啤酒,釀造出自己喜歡,大家喜歡的啤酒。
水啤之外,我的開光酒其實是德式的愛仕堡小麥,當時都叫瓦倫丁,后來的瓦倫丁小麥我也喝過,感覺不同了很多。那時候胖子還騎車,逢個周末約著這貨還有雕爺等人玩玩附近的山路,中午下山去胖子家老爺子的小吃店吃點喝點,愜意而舒適。遇見福佳白那會兒,智美紅和深粉象我已經喝過了,也算在坑邊轉悠了許久了,略有些深淺。雖說我的精釀之光福佳白沒開成,但對于一個有心品飲的喜好者而言,經歷與酒品的碰撞決定了吸引與取舍,沒什么先來后到。遇到福佳白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像現在這樣邊喝邊寫,更多的是純粹的按照喜好擇酒暢飲,那會兒沒巷啤,也不認識趙師傅,能選的酒很少,小麥白幾乎是聚會必備,其中又數福佳白認同度最高。 溫度:5℃,典型的低度暢飲型快消啤酒,走清爽路線離不開適度的低溫激發。 香氣:即便是如今嗅覺已經飽受各式重口猛料的錘煉,比利時小麥的清新活潑調子依舊能抓得住我的點。超過50%未發芽小麥參與發酵帶來了獨有的清甜的糧食香氣。類似檸檬類的清沁感,應該源自陳皮的使用。麥香與果皮香融合為層次分明而豐富的清新調,乘著冰爽,扶搖而上。 外觀:酒液淡黃偏白,渾濁型不通透,可見一定的固體懸浮,小麥發酵的顯著現象。泡沫量極為豐沛,沫色乳白極為細膩均勻,泡持度極為優秀,泡沫整體表現甚至與充氮版本的寶汀頓有的一拼。 味道:滿含一口,別急著下咽,小麥純正的清甜香起自舌尖,陳皮恰到好處的增益了清沁的味道,增味元素的選取與小麥自身相得益彰。一定的淡花香類的氣味隨著酒液的緩緩流動似有似無的閃現,并不明確。苦感絲毫沒有。酒花的味道感受不到,4.9%ABV,酒精味意料之中的蹤跡全無。末段明顯的酸化和微微的水感,算量上來之后的美中不足或說是特色抑或是有人抱怨的品質下降吧 口感:酒體輕盈,殺口輕,順滑,不澀不溫。 綜合:縱然褒貶不一,我依舊覺得,福佳白不錯,試問又有多少量產酒有此水準呢?一定記得冰鎮后飲用,因為,常溫是對福佳白的褻瀆!完全可以任性一些,對瓶吹??清爽當如福佳白啊,喝過一次,基本可以與大綠棒子們拱手別過,相忘于江湖了?? 胖子說過,福佳白是不可多得的一款口感平衡爽而不淡,口感豐富卻不妖冶的普適度爆表的老少皆宜的口糧酒,更在某種意義上做到了國人孜孜以求的質優而價廉。愛看球的,大賽之夜,福佳白顯然是你不二的選擇,記得冰鎮??(酒精過敏的請繞行)。
酒友搭子 2016-05-05 14:25
很好喝的,尤其是他淡淡的清香和下喉濃郁。。
EzrealX 2016-05-04 11:47
這款非常熟悉,經常喝,口感好,小麥香氣很濃,性價比高,推薦給大家
精釀搬運工 2016-05-02 23:59
還是那個名字,但是品質已經和幾年前大不一樣了,淡了很多,福佳是我剛入行賣出的第一款進口啤酒,當時也是我最喜歡喝的啤酒,那時候覺得沒有比它更好的啤酒了,但是現在覺得實在不值得推薦。
嘟嘟 2016-05-02 23:38
感謝酒花兒千里迢迢及時寄來獎品福佳,雖然它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但的確已經好久沒有喝過瓶裝福佳。
Hoegaarden Witbier,這是我第一款接觸的比利時精釀,幾年過去了,到現在已經嘗過很多不下百種的精釀后,仍然依稀記得第一次品嘗時的驚艷,但卻是現在不能再喝的。現在的福佳白已不是當年的Hoegaarden Witbier,很大一部分人應該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1、溫度:3℃,杯子同樣凍到低溫,3-5℃和10℃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低溫更佳。
2、香氣:開瓶的一瞬間,撲鼻而來的清爽,層次分明,陳皮包含著濃郁的果香肆意的沖擊著鼻腔最敏感的點。
3、味道:先將半瓶Hoegaarden Witbier倒入酒杯之中,搖晃酒瓶,再倒入剩余半瓶,泡沫豐盈而細膩,自然的煙霧效果,酒體渾濁,均為二次發酵所致。入一口,滿口的小清新,柑橘味和麥香為在口腔中碰撞。沙口感較弱,酒體輕,苦味值雖然我承認目前的福佳白越來越淡,啤酒花味也越來越淡,但仍然掩蓋不了它情懷的味道。Hoegaarden Witbier的確是一款還不錯的開胃酒和佐餐酒,不管是魯菜、川菜,烤肉、海鮮,清爽可口,果香突出,不需要很多的考慮,隨處可見,高性價比。
4、總結:以上的高分大部分基于啟蒙和情懷,這次再嘗福佳的確感覺大不如前,可能真是因為時間很久的緣故。百威開始決定增產福佳白后,感覺不管是超市、便利店、咖啡店基本隨處可見,增產量產的后背所帶來的結果顯而易見,百威對于福佳的定位其實已經逐步發生變化。
其實,Hoegaarden Witbier的香氣、口感、味道在它的情懷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計,它只是一款獨具特色的比利時小麥白,無可替代,啟蒙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小濮很忙 2016-05-02 23:27
Hoegaarden,直譯呼噶登,中文稱呼福佳,國人最熟悉的比利時????小麥白啤。酒標上方的圖樣是釀酒時使用的槳,以及代表主教的權杖。下方是荷蘭????語和法????語寫的白色。
為了點評,我還特地開了一瓶,用了她專用的杯子。據說這個杯子是倒立吊鐘的形狀,為了不讓手掌???溫度影響啤酒,所以杯子有著相當的厚度。酒喝完了,下面進入正題。
本期小濮評酒一一福佳傳
福佳1966年出生在比利時的福佳市,母親叫皮耶。塞利斯,(父親身份不詳??)所以以當地的市名給她取了名字。雖說出生貧苦,但是福佳的身體里卻流著一個古老氏族的血統,她的祖上是艾爾氏族下面一個叫小麥白的古老分支。和家族的其她繼承人一樣,福佳有些白濁而又淺黃色的皮膚,身上還帶有家務特有的柳橙般的體香,而且這些家族特質,在她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似乎從出生開始,福佳就注定要擔負起振興家族的重任。
跟所有成功人士一樣,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巨大的變故,1985年,在福佳19歲那年,突然家里發生了大火,火苗無情的吞噬了一切。災后,福佳母女生活困苦,眼看振興家族的使命就要化成泡影,福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毅然嫁給了當時英特布魯家族的長子一一時代。(為了此事,其母親傷心??欲絕,后來嫁到了美國的密歇根,生下了福佳的妹妹,賽利斯白??,這是后話,我能暫且不表)。
嫁入豪門的福佳時刻不忘振興家族的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現實總是那么具有戲劇性,福佳的夫家時代也家到中落,不得已,只能過繼給了巴西????的土豪AmBev家族,并改名為了英博集團,在英博龐大的家族里,前有長子百威勢力的根深蒂固,后有樂飛,魅夜等異性兄弟的追趕。時代腹背受敵,隨時都有被驅趕的命運。就在這樣得背景下,福佳毅然挺身而出,中自己的才華和氣質,贏得的家族長老的尊重,也在豪門站穩克腳跟,愛你肩負起了家族創新的生意。經過多年的努力,福佳已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并遠渡重洋,來到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生根發芽。不僅替百威英博家族賺足了黃金,更讓世界人民知道了比利時小麥白這個傳統家族的存在,為人接受并喜愛。如今50歲的福佳雖然以不在青春靚麗,但是仍風韻猶存,并盡顯成熟之美。為了拓展家族生意,福佳還自降身價,深入農村地區,現在像我們這種五線城市,都已經為人們所熟知。面對法國大家族1664的狙擊,福佳更是逆勢而上,大有超越家族長子百威得氣勢。在福佳50歲生日之際,我們祝愿艾爾氏族有更多的新人能成長起來,挑起振興氏族的重任。并時刻不忘福佳對家族所做的貢獻。
腸年輕 2016-05-02 23:25
福佳白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款精釀啤酒,那時通貨膨脹還沒那么厲害,世界杯冠軍還是巴西隊,那開瓶的一霎那我被深深的震住了,濃郁的花香,辛香,微微的檸檬酸味,那是我喜歡精釀啤酒的敲門磚,不過那已經是10年前了。被英博收購后,配方一改在改,最近一次喝到是一個星期前,酒體很薄,熟悉的香味好像也改了,收口有股復方甘草水的味道,我的天吶!真對不起這個名字……
黑穆 2016-05-02 19:12
渾濁的淡黃色,泡泡比較多
泡泡沒散前有清晰的苦瓜酒花香,入口比較淡,4.9%的度數 ,有點澀(沒冰凍時喝)冰了也差不多,只是好喝了點
比利時啤酒里的小清新啊,比白熊還小清新,口感不是喜歡的那種感,寧愿喝白熊
鑠海 2016-05-02 14:26
福佳白啤,總體口味比較討好初次品嘗精釀啤酒的人。清香而不濃烈,苦味較低,淡淡的果香,回味很久。非常適合口味不重的人來品用。
春秋酒館灑哥 2016-05-02 12:59
我第一次喝到福佳以后,我以為我喝到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顛覆了我對啤酒的認識,第一次喝過以后就想什么時候能再喝一次,好像上癮一樣,心理不斷的有那個念想。再后來我拼命的找各種途徑去買來喝,一箱兩箱的買,畢竟酒吧28一瓶的賣價還是比較高的。可以說從福佳的開始,才使我后來接觸精釀啤酒,認識啤酒,釀造啤酒,沒有福佳可能我的生活跟現在也不會一樣。
現在我偶爾也還是會拿一瓶福佳來喝,雖說福佳現在已經寡淡無味,但那份情懷還是在心底不能讓我放棄。自己釀酒之后,做IPA、APA、做世濤等等,還是忘不掉當初的那一杯福佳,就在前幾日,找來福佳白的放置配方,據說是接近早期福佳的味道,操練起來釀制一桶,等待一個月后不知能否體會到當初的感覺。
外觀:因為用了大量未發芽的小麥,所以酒體是比較淺的淡黃色。倒在杯中泡沫還是比較豐富持久。
聞香:泡沫起來的時候,芫荽籽和陳皮的香味散發出來,聞一下精神舒爽(這方面白熊比福佳更好一些,1664是純香精味)。
入口:口感達到6-8℃的時候香味會散發的更好一些,溫度太低反而抑制了酒本身的香味。喝一口,從舌尖到舌根讓酒液充分接觸過后再咽下,淡淡的甜味,極微弱的苦味,隨后芫荽籽和陳皮呢香味充分散發在喉嚨處,伴隨著二氧化碳對口腔的充斥,怎一個爽字能表達。
現在對福佳就是一個情懷,可能再也喝不到曾經的那瓶福佳,但福佳為我打開了精釀啤酒這扇門??,讓我認識到更多的啤酒,接觸到更好喝的啤酒,釀造出自己喜歡,大家喜歡的啤酒。
陌生你好 2016-05-01 13:35
水啤之外,我的開光酒其實是德式的愛仕堡小麥,當時都叫瓦倫丁,后來的瓦倫丁小麥我也喝過,感覺不同了很多。那時候胖子還騎車,逢個周末約著這貨還有雕爺等人玩玩附近的山路,中午下山去胖子家老爺子的小吃店吃點喝點,愜意而舒適。遇見福佳白那會兒,智美紅和深粉象我已經喝過了,也算在坑邊轉悠了許久了,略有些深淺。雖說我的精釀之光福佳白沒開成,但對于一個有心品飲的喜好者而言,經歷與酒品的碰撞決定了吸引與取舍,沒什么先來后到。遇到福佳白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像現在這樣邊喝邊寫,更多的是純粹的按照喜好擇酒暢飲,那會兒沒巷啤,也不認識趙師傅,能選的酒很少,小麥白幾乎是聚會必備,其中又數福佳白認同度最高。
溫度:5℃,典型的低度暢飲型快消啤酒,走清爽路線離不開適度的低溫激發。
香氣:即便是如今嗅覺已經飽受各式重口猛料的錘煉,比利時小麥的清新活潑調子依舊能抓得住我的點。超過50%未發芽小麥參與發酵帶來了獨有的清甜的糧食香氣。類似檸檬類的清沁感,應該源自陳皮的使用。麥香與果皮香融合為層次分明而豐富的清新調,乘著冰爽,扶搖而上。
外觀:酒液淡黃偏白,渾濁型不通透,可見一定的固體懸浮,小麥發酵的顯著現象。泡沫量極為豐沛,沫色乳白極為細膩均勻,泡持度極為優秀,泡沫整體表現甚至與充氮版本的寶汀頓有的一拼。
味道:滿含一口,別急著下咽,小麥純正的清甜香起自舌尖,陳皮恰到好處的增益了清沁的味道,增味元素的選取與小麥自身相得益彰。一定的淡花香類的氣味隨著酒液的緩緩流動似有似無的閃現,并不明確。苦感絲毫沒有。酒花的味道感受不到,4.9%ABV,酒精味意料之中的蹤跡全無。末段明顯的酸化和微微的水感,算量上來之后的美中不足或說是特色抑或是有人抱怨的品質下降吧
口感:酒體輕盈,殺口輕,順滑,不澀不溫。
綜合:縱然褒貶不一,我依舊覺得,福佳白不錯,試問又有多少量產酒有此水準呢?一定記得冰鎮后飲用,因為,常溫是對福佳白的褻瀆!完全可以任性一些,對瓶吹??清爽當如福佳白啊,喝過一次,基本可以與大綠棒子們拱手別過,相忘于江湖了??
胖子說過,福佳白是不可多得的一款口感平衡爽而不淡,口感豐富卻不妖冶的普適度爆表的老少皆宜的口糧酒,更在某種意義上做到了國人孜孜以求的質優而價廉。愛看球的,大賽之夜,福佳白顯然是你不二的選擇,記得冰鎮??(酒精過敏的請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