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完美的開胃啤酒,它的鮮美味道適合各式各樣的菜肴,尤其是紅燒類、糖醋類和奶酪,如卡門貝爾奶酪、布里白奶酪。帶有新鮮的果香和花香的萊福金啤酒可以搭配任何的軟心干酪菜肴。萊福金啤酒酒精度為6.6%,最佳飲用方式是在5-6℃時倒入啤酒杯,這樣才能表達出它所有的風味。
啤酒這玩意跟買名牌不一樣,真的假的好喝不好喝,常喝啤酒的人一嘗就知道。 萊福金是一款十分獨特的比利時修道院風格的啤酒,有著悠久的歷史,遵循原配方釀造的比利時風格的淡色愛爾啤酒。不同于其他淡啤酒帶有的微苦,來福金有著小麥的甜香味道,我的理解是:Abbey Beer有點甜,讓人很容易就喜歡上它。 萊福金入杯之后的白色泡沫很細膩,淡淡的花香,入口微酸,之后就是甜甜的小麥味,仔細品味下幾乎感覺不到酒花的苦味。屬于清爽型啤酒,搭配任何食物(我總是想到吃的,各種好吃的..),哪怕是干喝都是極好的。 如果你還沒有喝過這款啤酒,請一定要嘗試一下,你會愛上它的! Abbey Beer有點甜! ^_^
酒體呈淺黃色,酒色清澈,能聞到麥芽的香氣,越來越喜歡精釀,喜歡和家人一起暢飲,今年夏天決定親手體驗一下做酒的樂趣
leffe 大類分算abbey beer也就是未經認證的修道院啤酒 不可打trappist標識 具體風格:比利時淡色艾爾或金色艾爾【不要像白癡一樣和智美羅斯福等同樣是進入中國超市的三料,四料,烈性艾爾做比對】 rb評分:78 ba評分:81 酒精度:6.6% 入杯聞香:酒液顏色呈現黃銅色,泡沫緊密度中等,聞香有麥芽香,呈現為烘烤,麥類餅干味之后有濃郁的比利時特色酵母酯香,呈現為甜蜜的梨子蘋果香氣,酒花味基本不可聞 入口:酒體中度厚度,沙口感適中,輕微泡沫刺激口腔更凸現麥芽焦糖,烘烤味道,酵母的梨果香甜也很好的和麥芽味道柔和一體支撐起一口酒的飽滿,最后收口干凈沒有雜味,微微酒花苦作為平衡酒體的存在出現的恰到好處,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整體并不復雜,很干凈純粹,各方面味道表達到位但又融洽不違和 總結:試飲,適合佐餐,比如重口味紅肉料理,酵母的梨果香甜可以作為平衡嘴中料理醬香的最佳伴侶,可以初步了解比利時風格酵母味道,沒有認證并不代表不是款好酒 trappist 認證標準: Trappist啤酒產品必須在修道院的圍墻內、或是修道院附近制造。 生產方式與規范由修道院方制訂。 生產商品營利不可為修道院的首要目標。 所得須用來做修道士生活費、修道院開支,剩余的錢須捐助慈善機構與幫助有需要的人。 經營方式必須符合修道院生活。
萊福是始于1240年的比利時啤酒品牌,其中萊福金算是最有名氣的了吧。 入口首先是一股清淡水果香甜感覺,之后是甜甜的酵母和麥芽的味道,仔細品味之后基本上感受不到啤酒花的苦味,大體上以水果的香甜為主,回味也是如此。 雖然酒精度達到了6.6%,但是,畢竟厚重的泡沫和水果的香甜味到讓你忽視掉這其實是一款酒精度略高的啤酒,對于喜愛甜型葡萄酒的人應該也是一款很好入口的啤酒呢。 推薦喝貴腐,Moscato,冰酒,雷司令,雪莉甜酒的人入手嘗試這款精釀。
萊福金啤,在林林種種的精釀世界當中,并不算很起眼的一款,價格也親民,大一點的超市都會有賣。品嘗它,好像是15年7月左右吧,買了6瓶的套裝,那時才接觸精釀不久。直到16年初,看到公眾號的報導,萊福金被評為比利時金啤風格分類年度排名第一,才知道原來它有如此顯赫的江湖地位。大隱隱于市,就是這意思吧!說實話,對這款啤酒的各方面的記憶,不是很全面的,只能把記住的簡單描述一下了。 夏天當然要喝冰啤酒,打開后瓶口徐徐的霧氣,倒入杯中后的泡沫表現,已經沒有印象了。酒體看上去暗暗的金色,比較清澈,我個人始終覺得,有一種液態金屬的視覺感受,似乎有一層很薄的膜,覆在杯壁和酒液表面,整個包裹了起來。在嗅覺上,有清甜的麥香,但不突出,和別的金啤比起來,并不很出彩。拿起杯子,微微喝了小口,似乎有堅果的味道,還有絲絲的甜味,通常啤酒的苦味和酒精味幾乎沒有察覺。讓我奇怪的是,覺得酒液有點粘滯感,但這種感覺又和羅10這類厚重酒體不同,好像剛才視覺上的這層膜又把整個口腔和舌頭覆了起來。6.6%這個溫和的酒精度,就算比較快的喝完整瓶,也不會給你帶來壓力,還是比較適合暢飲的。過后也好多次向剛剛接觸精釀的眾多朋友推薦過這款酒,得到的大多數都是好評,原因很簡單--不苦,這也正說明萊福金的確是比較適合的入門級款型。 我并非精釀從業人員,只是一個尚未入門,不能自拔且又不想自拔的業余愛好者。我的酒評并未遵照標準格式的參照,也沒有各類專業數據的支撐,更沒有相關的文化背景襯托,僅僅是個人對酒的直觀感受,僅此而已。寫得有點凌亂,只能湊合著看了,見諒!
它是一款比利時修道院風格啤酒 。Leffe是比利時南部的一家修道院、當年為了籌集修繕資金,而授權時代酒廠生產修道院啤酒。Leffe Blond比利時淡色艾爾,6.6%ABV 酒體呈漂亮通透的金黃色、泡沫細膩。聞起來有淡淡的果香與香草的氣息。啤酒花輕微的苦澀伴著比利時糖和桃子香蕉等小水果的甜膩。喝膩掉比利時水果的美妞們不妨嘗試一下它、也許會不小心喜歡上這般古老的味道。也可以用它來做一款酒精馬芬。這樣可愛的小甜點和金色的Leffe Blond真的很適合早春的午后。
說實話 來福金是一款 印象很深的酒 但是感受不深的酒 我記得當時在超市 看見一批比利時啤酒 基本上用二十分鐘左右 喝了一瓶來福金 一瓶戈登黑瓶的龍頭 一瓶卡皮特三了 然后很丟人的在洗手間的坐便圈兒上睡著了 因為坐圈是熱的 還挺舒服 所以就酒體看到 味道沒記住 度數沒注意 印象卻很深
較早接觸的修道院風格酒之一。其實一直對Blonde情有獨鐘,倒不是來自對美女的聯想,金色的就是漂亮嘛。酒精度數算較高的,口感帶著修道院的,金色啤酒的厚重。唯感覺不夠跳躍,后來接觸并喜歡上了IPA跳躍的酒花香氣,也就不太喝萊福了。被大集團收購這一現實,也仿佛在所謂修道院精釀啤酒的形象上蒙上了一些陰影。
????力夫,金啤酒,比利時艾爾,6.6%。酒體金黃色,透明度較高。泡沫豐富度尚可,細膩度持久度都還不錯,泡沫非常甜。聞起來有淡水果味。入口沙口感適中,酒花味酒精味麥香味漸進,苦度較輕且短。適合初學者了解比利時啤酒。
Leffe blond萊福金屬于比利時金色艾爾的典型代表,性價比挺高,又容易買到,可以常喝一點來找找Blond風格的感覺。修道院系列的La Trappe也有生產blond風格,DSB鴕鳥也有一款blond還不錯。只能說要在blond風格上做到出彩,實屬不易。 ? 香氣:香味很濃郁,比利時金艾該有的辛香,應該是來自比利時酵母發酵產生的獨特風味物質,我覺得像姜味,然后是些微的麥香做底色,構成了這款酒的香味。酒花香確實是感覺不到。 ? 外觀:金黃的酒液,清澈度中等,底部由于瓶發酵母存在較混濁。泡沫豐富,大約2指半的酒頭,較細膩,這款酒算是比較容易喝出“比利時花邊”。 ? 味道:入口比式金艾的典型香味很濃郁,會有一些辛辣感,整個酒中段會有一些微甜,但不會顯得膩,很快會被恰到好處的苦度平衡掉,收口更是有較強的殺口感,所以基本算得上干脆利落。這酒初喝稱得上濃郁,但喝多了其他的比式重口酒后,就顯得略單薄了,還是香味上有些單一,酒液在口中溫熱的過程里沒有隨溫度升高持續散發出不同層次的味道。 ? 口感:雖然中段短暫的有些微甜,但整體我覺得是酒體輕盈的,且對于6.6%的度數,其平衡感極好。比利時酒款普遍度數都不低,網上還有雙料、三料和各種烈性。殺口感十足,收口干凈。 總結來說,萊福金確實是blond風格的標桿之一,對于饕客而言,可以以之為底線,更進一步尋找上品,入門者也能以之略窺門徑,它足夠優秀了。我愿意將之喻為常在自習室遇到的女同學,初識文靜而友好,覺得書香女子就該如此模樣。之后隨著自己讀書越多,成績越好,有機會自己碰到了更好的益友和伴侶,心靈更契合。回頭發現當初的心動都留在了風里,她依然安靜的在角落自習,時不時玩玩手機,并不追求最拔尖的成績,保持著自己的從容,只是時過境遷,當初的心動也只有窗外的風來記住了。 ? 我總會記得第一次喝Leffe blond萊福金時的境況,一個人在廊坊市里找一家小飯館,就著燕京啤酒吃完了一盤韭菜餃子,再慢慢悠悠的在新世紀步行街上逛著。看到有負一層大超市,尋思著反正也無聊,就逛超市去,在那我邂逅了第一瓶萊福金。當時手邊可沒有什么特別好的酒器,超市也沒給我冰著酒,更沒有開瓶器,為了開瓶我還又買了一瓶Peroni(意大利進口水啤),以便可以兩個瓶子對開(學藝不精,用百元大鈔開不動)。一開泡沫就往外直竄(比利時瓶發的酒,常溫下瓶壓普遍都挺高),酒液涌出濕我一手,給我心疼的,趕緊對瓶吹起來。 這一強烈的對比立刻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萊福金之濃郁芳香瞬間充滿了鼻腔,相較之下之前的燕京味道簡直淡如涼白開。而且由于直接吹瓶的關系,酒液中的二氧化碳十分飽滿,入口就是激烈的泡沫炸開,香味展露無遺——那種比利時金艾特有的姜味般的辛香至此深刻的印在我腦海里,這一口復雜而又帶著鮮明特色的香、味、感,成為了我辨識比利時啤酒的典型標志(這是完全個人的東西,不喜輕噴)。 而后的酗酒生涯里,又喝了不少萊福金,那種復雜感不復往昔,但典型的風味特征每一次我都能溫習到。誠然,主觀好壞的標準都不能拋開一定的參考系的,萊福金也許比上不足,少些層次和厚重感,但比下有余啊,也還不貴,我琢磨著挺有誠意了。 ? PS:將干貨放在最前,最后再放個人的東西,覺得大伙兒多數還是為了看單純的酒評的,故而前置重要部分。但就像精釀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不乏很多酒只為了極少的擁躉,酒評亦是如此,這家不對味兒,換一換,酒花兒的平臺確實好,這兒可有上百家呢,未來一定更多更好,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好像每次跟人推薦精釀的固定臺詞)。我總認為喝精釀的人最勇于嘗試,畢竟這兒有上百種分類,天差地別;又是最嚴苛的,針對質量精益求精;但更是最包容的,畢竟百種,天差地別。借此平臺略抒拙見,也祝看到這兒的各位看官,日日喝好、期期能中。
何淼淼 2016-03-23 11:26
啤酒這玩意跟買名牌不一樣,真的假的好喝不好喝,常喝啤酒的人一嘗就知道。
萊福金是一款十分獨特的比利時修道院風格的啤酒,有著悠久的歷史,遵循原配方釀造的比利時風格的淡色愛爾啤酒。不同于其他淡啤酒帶有的微苦,來福金有著小麥的甜香味道,我的理解是:Abbey Beer有點甜,讓人很容易就喜歡上它。
萊福金入杯之后的白色泡沫很細膩,淡淡的花香,入口微酸,之后就是甜甜的小麥味,仔細品味下幾乎感覺不到酒花的苦味。屬于清爽型啤酒,搭配任何食物(我總是想到吃的,各種好吃的..),哪怕是干喝都是極好的。
如果你還沒有喝過這款啤酒,請一定要嘗試一下,你會愛上它的!
Abbey Beer有點甜! ^_^
山花蜜 2016-03-23 11:14
酒體呈淺黃色,酒色清澈,能聞到麥芽的香氣,越來越喜歡精釀,喜歡和家人一起暢飲,今年夏天決定親手體驗一下做酒的樂趣
海綿兇 2016-03-23 11:14
leffe 大類分算abbey beer也就是未經認證的修道院啤酒 不可打trappist標識
具體風格:比利時淡色艾爾或金色艾爾【不要像白癡一樣和智美羅斯福等同樣是進入中國超市的三料,四料,烈性艾爾做比對】
rb評分:78
ba評分:81
酒精度:6.6%
入杯聞香:酒液顏色呈現黃銅色,泡沫緊密度中等,聞香有麥芽香,呈現為烘烤,麥類餅干味之后有濃郁的比利時特色酵母酯香,呈現為甜蜜的梨子蘋果香氣,酒花味基本不可聞
入口:酒體中度厚度,沙口感適中,輕微泡沫刺激口腔更凸現麥芽焦糖,烘烤味道,酵母的梨果香甜也很好的和麥芽味道柔和一體支撐起一口酒的飽滿,最后收口干凈沒有雜味,微微酒花苦作為平衡酒體的存在出現的恰到好處,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整體并不復雜,很干凈純粹,各方面味道表達到位但又融洽不違和
總結:試飲,適合佐餐,比如重口味紅肉料理,酵母的梨果香甜可以作為平衡嘴中料理醬香的最佳伴侶,可以初步了解比利時風格酵母味道,沒有認證并不代表不是款好酒
trappist 認證標準:
Trappist啤酒產品必須在修道院的圍墻內、或是修道院附近制造。
生產方式與規范由修道院方制訂。
生產商品營利不可為修道院的首要目標。
所得須用來做修道士生活費、修道院開支,剩余的錢須捐助慈善機構與幫助有需要的人。
經營方式必須符合修道院生活。
火楽 2016-03-23 11:10
萊福是始于1240年的比利時啤酒品牌,其中萊福金算是最有名氣的了吧。
入口首先是一股清淡水果香甜感覺,之后是甜甜的酵母和麥芽的味道,仔細品味之后基本上感受不到啤酒花的苦味,大體上以水果的香甜為主,回味也是如此。
雖然酒精度達到了6.6%,但是,畢竟厚重的泡沫和水果的香甜味到讓你忽視掉這其實是一款酒精度略高的啤酒,對于喜愛甜型葡萄酒的人應該也是一款很好入口的啤酒呢。
推薦喝貴腐,Moscato,冰酒,雷司令,雪莉甜酒的人入手嘗試這款精釀。
MAGIC 2016-03-23 10:18
萊福金啤,在林林種種的精釀世界當中,并不算很起眼的一款,價格也親民,大一點的超市都會有賣。品嘗它,好像是15年7月左右吧,買了6瓶的套裝,那時才接觸精釀不久。直到16年初,看到公眾號的報導,萊福金被評為比利時金啤風格分類年度排名第一,才知道原來它有如此顯赫的江湖地位。大隱隱于市,就是這意思吧!說實話,對這款啤酒的各方面的記憶,不是很全面的,只能把記住的簡單描述一下了。
夏天當然要喝冰啤酒,打開后瓶口徐徐的霧氣,倒入杯中后的泡沫表現,已經沒有印象了。酒體看上去暗暗的金色,比較清澈,我個人始終覺得,有一種液態金屬的視覺感受,似乎有一層很薄的膜,覆在杯壁和酒液表面,整個包裹了起來。在嗅覺上,有清甜的麥香,但不突出,和別的金啤比起來,并不很出彩。拿起杯子,微微喝了小口,似乎有堅果的味道,還有絲絲的甜味,通常啤酒的苦味和酒精味幾乎沒有察覺。讓我奇怪的是,覺得酒液有點粘滯感,但這種感覺又和羅10這類厚重酒體不同,好像剛才視覺上的這層膜又把整個口腔和舌頭覆了起來。6.6%這個溫和的酒精度,就算比較快的喝完整瓶,也不會給你帶來壓力,還是比較適合暢飲的。過后也好多次向剛剛接觸精釀的眾多朋友推薦過這款酒,得到的大多數都是好評,原因很簡單--不苦,這也正說明萊福金的確是比較適合的入門級款型。
我并非精釀從業人員,只是一個尚未入門,不能自拔且又不想自拔的業余愛好者。我的酒評并未遵照標準格式的參照,也沒有各類專業數據的支撐,更沒有相關的文化背景襯托,僅僅是個人對酒的直觀感受,僅此而已。寫得有點凌亂,只能湊合著看了,見諒!
M7 2016-03-23 10:15
它是一款比利時修道院風格啤酒 。Leffe是比利時南部的一家修道院、當年為了籌集修繕資金,而授權時代酒廠生產修道院啤酒。Leffe Blond比利時淡色艾爾,6.6%ABV 酒體呈漂亮通透的金黃色、泡沫細膩。聞起來有淡淡的果香與香草的氣息。啤酒花輕微的苦澀伴著比利時糖和桃子香蕉等小水果的甜膩。喝膩掉比利時水果的美妞們不妨嘗試一下它、也許會不小心喜歡上這般古老的味道。也可以用它來做一款酒精馬芬。這樣可愛的小甜點和金色的Leffe Blond真的很適合早春的午后。
磚頭真瘋了 2016-03-23 09:45
說實話 來福金是一款 印象很深的酒 但是感受不深的酒 我記得當時在超市 看見一批比利時啤酒 基本上用二十分鐘左右 喝了一瓶來福金 一瓶戈登黑瓶的龍頭 一瓶卡皮特三了 然后很丟人的在洗手間的坐便圈兒上睡著了 因為坐圈是熱的 還挺舒服 所以就酒體看到 味道沒記住 度數沒注意 印象卻很深
濤哥 2016-03-23 00:52
較早接觸的修道院風格酒之一。其實一直對Blonde情有獨鐘,倒不是來自對美女的聯想,金色的就是漂亮嘛。酒精度數算較高的,口感帶著修道院的,金色啤酒的厚重。唯感覺不夠跳躍,后來接觸并喜歡上了IPA跳躍的酒花香氣,也就不太喝萊福了。被大集團收購這一現實,也仿佛在所謂修道院精釀啤酒的形象上蒙上了一些陰影。
喝點小酒79 2016-03-22 23:38
????力夫,金啤酒,比利時艾爾,6.6%。酒體金黃色,透明度較高。泡沫豐富度尚可,細膩度持久度都還不錯,泡沫非常甜。聞起來有淡水果味。入口沙口感適中,酒花味酒精味麥香味漸進,苦度較輕且短。適合初學者了解比利時啤酒。
Eric韋力銥 2016-03-22 23:36
Leffe blond萊福金屬于比利時金色艾爾的典型代表,性價比挺高,又容易買到,可以常喝一點來找找Blond風格的感覺。修道院系列的La Trappe也有生產blond風格,DSB鴕鳥也有一款blond還不錯。只能說要在blond風格上做到出彩,實屬不易。
?
香氣:香味很濃郁,比利時金艾該有的辛香,應該是來自比利時酵母發酵產生的獨特風味物質,我覺得像姜味,然后是些微的麥香做底色,構成了這款酒的香味。酒花香確實是感覺不到。
?
外觀:金黃的酒液,清澈度中等,底部由于瓶發酵母存在較混濁。泡沫豐富,大約2指半的酒頭,較細膩,這款酒算是比較容易喝出“比利時花邊”。
?
味道:入口比式金艾的典型香味很濃郁,會有一些辛辣感,整個酒中段會有一些微甜,但不會顯得膩,很快會被恰到好處的苦度平衡掉,收口更是有較強的殺口感,所以基本算得上干脆利落。這酒初喝稱得上濃郁,但喝多了其他的比式重口酒后,就顯得略單薄了,還是香味上有些單一,酒液在口中溫熱的過程里沒有隨溫度升高持續散發出不同層次的味道。
?
口感:雖然中段短暫的有些微甜,但整體我覺得是酒體輕盈的,且對于6.6%的度數,其平衡感極好。比利時酒款普遍度數都不低,網上還有雙料、三料和各種烈性。殺口感十足,收口干凈。
總結來說,萊福金確實是blond風格的標桿之一,對于饕客而言,可以以之為底線,更進一步尋找上品,入門者也能以之略窺門徑,它足夠優秀了。我愿意將之喻為常在自習室遇到的女同學,初識文靜而友好,覺得書香女子就該如此模樣。之后隨著自己讀書越多,成績越好,有機會自己碰到了更好的益友和伴侶,心靈更契合。回頭發現當初的心動都留在了風里,她依然安靜的在角落自習,時不時玩玩手機,并不追求最拔尖的成績,保持著自己的從容,只是時過境遷,當初的心動也只有窗外的風來記住了。
?
我總會記得第一次喝Leffe blond萊福金時的境況,一個人在廊坊市里找一家小飯館,就著燕京啤酒吃完了一盤韭菜餃子,再慢慢悠悠的在新世紀步行街上逛著。看到有負一層大超市,尋思著反正也無聊,就逛超市去,在那我邂逅了第一瓶萊福金。當時手邊可沒有什么特別好的酒器,超市也沒給我冰著酒,更沒有開瓶器,為了開瓶我還又買了一瓶Peroni(意大利進口水啤),以便可以兩個瓶子對開(學藝不精,用百元大鈔開不動)。一開泡沫就往外直竄(比利時瓶發的酒,常溫下瓶壓普遍都挺高),酒液涌出濕我一手,給我心疼的,趕緊對瓶吹起來。
這一強烈的對比立刻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萊福金之濃郁芳香瞬間充滿了鼻腔,相較之下之前的燕京味道簡直淡如涼白開。而且由于直接吹瓶的關系,酒液中的二氧化碳十分飽滿,入口就是激烈的泡沫炸開,香味展露無遺——那種比利時金艾特有的姜味般的辛香至此深刻的印在我腦海里,這一口復雜而又帶著鮮明特色的香、味、感,成為了我辨識比利時啤酒的典型標志(這是完全個人的東西,不喜輕噴)。
而后的酗酒生涯里,又喝了不少萊福金,那種復雜感不復往昔,但典型的風味特征每一次我都能溫習到。誠然,主觀好壞的標準都不能拋開一定的參考系的,萊福金也許比上不足,少些層次和厚重感,但比下有余啊,也還不貴,我琢磨著挺有誠意了。
?
PS:將干貨放在最前,最后再放個人的東西,覺得大伙兒多數還是為了看單純的酒評的,故而前置重要部分。但就像精釀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不乏很多酒只為了極少的擁躉,酒評亦是如此,這家不對味兒,換一換,酒花兒的平臺確實好,這兒可有上百家呢,未來一定更多更好,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好像每次跟人推薦精釀的固定臺詞)。我總認為喝精釀的人最勇于嘗試,畢竟這兒有上百種分類,天差地別;又是最嚴苛的,針對質量精益求精;但更是最包容的,畢竟百種,天差地別。借此平臺略抒拙見,也祝看到這兒的各位看官,日日喝好、期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