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古尼塔斯的旗艦酒Lagunitas IPA,是一款添加了43種不同酒花的IPA;而來自Lonerider的一款Magnificent 77,則更“恐怖”:添加了77種不同的啤酒花。
那么,在一款酒里,使用這么多不同品種的啤酒花,有必要嗎?
我們知道,單一酒花啤酒是了解某種特定啤酒花特性的最佳方式,通過這些啤酒,你可以了解這種酒花是如何賦予啤酒以苦味、香氣和風(fēng)味的。
然而,在大多情況下,我們卻看到的是釀酒商搭配不同的酒花,來釀造一款酒,正如我們一開始提到的拉古尼塔斯IPA和Magnificent 77。
不同酒花之間的搭配
添加更多的酒花作為原料,的確能讓啤酒的風(fēng)味更加復(fù)雜而有層次,但使用多種酒花,就像畫一副水彩一樣,并非色彩之間隨機的組合:既注重搭配的空間,也講究搭配的原則。
其實,酒花之間的組合遠不像添加劑那么簡單,最容易理解的一個例子就是,如果添加某種富含月桂烯的酒花,再搭配一種含有大量石竹烯的酒花,就可以得到類似于松果的風(fēng)味嗎?
答案并不是。
拋開釀造技術(shù)、釀造環(huán)境、酵母發(fā)酵等等對酒花風(fēng)味表現(xiàn)的影響,僅是不同酒花中精油的結(jié)合,都會產(chǎn)生風(fēng)味結(jié)合(互補)、抑制、增強、削減、甚至突變的效應(yīng)。
抑制和相互削減的搭配,自然不適合作為原材料的酒花,而突變的不穩(wěn)定性,也是釀造商盡力避免的。因而,關(guān)于酒花之間的搭配,最主要還是增強和互補兩個原則。
風(fēng)味增強,其實很好理解,即各種酒花通過搭配互相作用,讓某種風(fēng)味更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例如,一款以熱帶水果風(fēng)味為主的啤酒,很可能釀酒師會在酒花組合中使用大量的西楚酒花。但如果隨意搭配其他酒花,很可能會出現(xiàn)抑制作用。此時,選擇其他類似的,以熱帶風(fēng)味表現(xiàn)為主的酒花,可能更合適,例如春秋酒花(Equinox),銀河酒花(Galaxy)等,實現(xiàn)增強的效果。
風(fēng)味互補,簡單來說就像是互相成就:例如,釀酒師釀造一款世濤,不僅僅只會用到淡色麥芽和巧克力麥芽,常常還會選用其它麥芽來增強焦糖和烘焙咖啡的風(fēng)味,以此來得到完整的世濤該有風(fēng)味的表達。放之酒花搭配上,例如熱帶水果和柑橘屬、花香和草本以及松針與木質(zhì)薄荷,都是相互補充又相互成就。
復(fù)雜的搭配過程
雖說搭配的原則簡單,但是真要說起合理的搭配,其實非常困難。
一種酒花中,其精油所含有的風(fēng)味化合物非常多,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依然只給釀造商們提供了少量的資料。
啤酒花的精油中,烴類化合物比較多,其中月桂烯的比重是最高的,尤其是在卡斯卡特(Cascade)和西姆科(Simcoe)酒花中,甚至超過了50%。通常,我們感受到的草本、松脂等香氣就來自于烴類化合物。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類化合物有高揮發(fā)性,而且不易溶,所以通常只有在煮沸階段非常后期或者在發(fā)酵前添加,才能出現(xiàn)在啤酒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酒花干投才能讓啤酒花中的精油發(fā)揮“提供香氣”的作用。
另一類提供香氣的是酒花精油中的含氧烴化合物,通常會在發(fā)酵過程中,才會產(chǎn)生新香氣,例如芳樟醇,香葉醇,香茅醇等,這類化合物雖占到精油中不到1%的含量,但卻有數(shù)百種。比如,香葉醇在發(fā)酵過程中轉(zhuǎn)化為化合物β-香茅醇,就給啤酒帶來了柑橘和水果風(fēng)味。
而硫醇,在精油中所占比例就更小了,但是它們很容易被人感知到。一方面,硫醇與百香果,熱帶水果,白蘇維濃葡萄等香氣有關(guān),而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給啤酒帶來異味。硫醇比較容易分裂成更小的分子,從而產(chǎn)生類粟裕醋栗、貓尿般的味道。
正是因為每一種啤酒花中的化合不一樣,才會讓啤酒花之間的組合能產(chǎn)生各種變化。這樣就增加了酒花之間搭配的難度。
酒花搭配的實踐
此前,Hopsteiner曾經(jīng)對酒花的搭配做過實驗,而實驗的對象就是釀酒商們最長使用的三種酒花:阿馬里洛(Amarillo), 西楚(Citra)和西姆科(Simcoe)。
他們選擇使用不同的酒花混合,來模擬上述三種酒花特性。
為了找到阿馬里洛酒花的“代替酒花”,研究員最終挑選了14種酒花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Cascade和Lemondrop?,以5:1的比例,可以模擬出阿馬里洛酒花的特征。
阿馬里洛酒花
同樣,在下一組實驗中,研究員們也發(fā)現(xiàn)尤里卡(Eureka)和卡里普索(Calypso)兩種酒花給人帶來的感官感受接近于西楚酒花和西姆科酒花。
如果采用70%卡里普索(Calypso)和30% 布拉沃(Bravo),幾乎可以代替西楚酒花;而50%尤里卡(Eureka), 40% 阿波羅(Apollo)和10%卡斯卡特(Cascade),幾乎和西姆科的風(fēng)味相差無幾。
雖說這項研究,真正用到實際釀酒中,有點不大合理。單從啤酒花的成本上來考慮,很少有釀酒商會這么做,但是這項研究的確給我們證實這樣一種說法:
啤酒花之間的組合,并非是簡單的風(fēng)味疊加,而是賦予了啤酒風(fēng)味各種想象。
大概,正因為這樣,才讓釀酒師們,讓酒客們,對于啤酒充滿了熱情吧。
...
最后,回到開始提到的那個問題:
在一款酒里,使用77種不同的啤酒花,玩票還是真有意義?
答案大概呼之欲出了:意義是有的,但是否玩票,就看是否認(rèn)真搭配了這77種酒花。
用戶點評 共 6 條評論
說不定能有比較驚艷的意外呢哈哈??
想一睹芳容 哈哈哈
中國中醫(yī)藥有一個“君臣佐使”了解一下
這得有多苦
肯定喝不出來這么多種啊
有種你上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