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配方的時候,大家肯定需要事先計算好所需原料的配比和多少。現在有很多軟件,只要輸入好希望實現的參數,軟件可以幫助大家自動的計算。我比較懶得添那些軟件,有時候就自己簡單地計算一下,現在把我最常用的又好記的一些公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根據目標ABV計算OG
我們在釀酒的時候都會測量麥汁的初始比重(OG: Original Gravity)和酒的終點比重(FG: Final Gravity),根據這兩個數值,可以計算出酒精度(ABV)。在設計配方,我們同樣可以根據ABV來計算目標初始比重(OG)。
1) 首先我們要用到一個ABV計算的簡化公式,即:
ABV = 131.25 x (OG - FG)
2) 這個公式里的FG當然和酵母的發酵程度有關,如果事先不是很清楚,一般可以假設為75%。注意如果是發酵度很高的酵母可以假設為80%,而發酵度較低的酵母可以假設為70%。我們這里以75%為例:
FG = (OG - 1) - (OG - 1) x 75% + 1
= (OG - 1) x 25% + 1
3) 然后我們就可以推導出OG的計算公式如下:
OG = 1 + ABV/(131.25 x 75%) = 1 + ABV/98.4
這個公式可以近似為:
OG = 1 + ABV/100
比如我們想釀一款5度啤酒,使用上面的公式,則目標OG = 1 + 5/100 = 1.050。是不是還挺好記的呢!但請注意,這里面用了很多近似的手法,在標準酒精度及標準發酵度的條件下還是比較準確的,在其它情況下誤差可能會比較大。
2. 根據目標OG計算麥芽重量
那么知道了目標OG之后,如何計算麥芽的用量呢?這時候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啤酒的風格,包括風味顏色等,這樣能幫我們決定用哪些種類的麥芽和麥芽的配比;二是了解不同麥芽的出糖率。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第二個問題。
在家釀經典《How to Brew》這本書里,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實用的表格用來查詢PPG。所謂PPG指的是每磅麥芽在一加侖水中所能貢獻的OG點數。美國的家釀愛好者一般做一個批次是5加侖,我們在家做啤酒一般都是20升左右,麥芽重量單位是斤。所以我就換算了一個簡易的表格如下:
表格內數值指在20升批次里,每斤麥芽所貢獻的OG點數
比如我們要釀20升的淡色拉格,酒精度5,根據上一節的計算,目標OG是1.050。相當于OG點數為50。假設出糖率為80%,查一下上面表格倒數第二列,每公斤兩棱淡色麥芽的貢獻分是6.2,所以所需麥芽的重量為:
W = OG / OG貢獻點
= 50 / 6.2 = 8.06, 約等于8斤
很多時候我們除了基礎麥芽之外還要用到特種麥芽。比如某個配方需要90%的基礎麥芽和10%的結晶麥芽(40),如果目標OG還是1.050的話,所需麥芽的重量為:
W = OG / OG貢獻點
= 50 / (6.2 x 90% + 5.7 x 10%) = 8.13
以上面兩個例子來看,如果在家里釀20升標準酒精度的啤酒,大約需要8斤(4公斤)的麥芽,特種麥芽占比越多,總的麥芽重量也會隨之增加。
3. 根據目標平衡度計算IBU
一支啤酒的平衡度是我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問題。用來衡量苦度的單位是IBU,但是我們主觀感覺到的苦度往往是很多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有個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計算感知苦度(PB = Perceived Bitterness):
PB = IBU / OG
注意這里面的OG指的是原值小數點后的三個數字換算成整數,比如OG為1.050的麥汁,在公式中則放入50。如果這款酒的IBU是30的話,PB = 30 / 50 = 60%。
一些常見的啤酒品類,PB大致在以下幾個區間:
比如我們要釀一款OG為1.050的小麥啤酒,小麥啤酒的PB大致在以上第一個區間的下限,那么:
IBU = PB x OG
= 20% x 50 = 10
再比如我們要釀一款OG為1.050的多特蒙德出口啤酒,小麥啤酒的PB大致為50%,那么:
IBU = PB x OG = 50% x 50 = 25
4. 根據IBU計算酒花投放量
大家知道1升麥汁中溶解了1毫克異構阿爾法酸,IBU就等于1。而溶解多少異構阿爾法酸是由該種酒花兒中的阿爾法酸含量(AAU)以及煮沸后AAU的利用率所決定的。
所以在計算酒花兒的投放量(以克為單位)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以下這個公式(其中V是麥汁的體積)。
W = IBU x V / (1000 x AAU x 利用率)
而AAU的利用率可以查下面的表格:
比如我們釀一款OG是1.05的啤酒,目標IBU是25,我們如果在60分鐘時投放一款AAU為10%的酒花,那么所需酒花的重量為:
W = IBU x V / (1000 x AAU x 利用率)
= 25 x 20 / (1000 x 10% x 0.231) = 21.6克
注意上面那個表格只是個參考,同樣條件下不同批次的利用率可能不一樣。為了簡化計算,我們可以假設一般60分鐘熬煮可以達到25%的利用率,那么上面那個計算就變成:
W = IBU x V / (1000 x AAU x 利用率)
= 25 x 20 / (1000 x 10% x 0.25 ) = 20克
這個數字是不是也非常好記啊??。
關于配方設計的一些算法今天就分享到這兒,如果你有什么有趣方便的算法,也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交流。
-相關文章閱讀推薦-
家釀|水處理重要嗎?
關于“橡木桶”那些事兒(上)
關于“橡木桶”那些事兒(下)
作者介紹:
老盧,酒花兒特約撰稿人,BJCP裁判
Certified Cicerone,千羽精釀顧問
用戶點評 共 4 條評論
那個計算OG的,(OG-1)×25% 這個25%去哪里了?到后面這個公式就直接+1了
盧老師,商釀公式也通用嘛
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