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還沒從假期綜合癥中緩過神來的你,上班 (moyu) 的時候不妨來和我們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
- 為什么年輕時幾乎沒有人覺得酒好喝,而隨著成長人們卻越來越鐘愛喝酒?
仔細想想,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還記得第一次喝酒時的感受嗎?尤其是年輕時候的第一杯酒,往往都是不愉快的體驗,苦、澀、辣,根本就無從享受,年輕時候喝酒,大都也只是社交需求。可是長大之后突然有一天,你突然體會到了啤酒的美味,懂得了品嘗一杯酒中的千百種風味。
到底是人的口味變化太快,還是心理和環境因素讓人對酒越來越青睞?
- 年紀輕輕,就是吃不了苦
苦味是人體的防御機制,為了防止在野外吃到有毒物而演化得來,這對于遠古時代的人們來說尤其重要。而甜味則意味著能量,人類對于能量的渴望是深深刻在基因里的。年紀越小,就越傾向于依循本能作出行動,因此,小孩子喜歡甜食,而拒絕那些帶有苦味的綠葉蔬菜也就成為了天性。
難道長大了人就不嗜甜了嗎?顯然并不是。然而成長過程中對于苦味感知的退化卻是事實,尤其是在青春期的過程中。小孩子能輕易地嘗出一道菜里哪怕一丁點的苦味,而成年人卻只會覺得小孩子太過夸張。喝酒也是如此,十八歲聚會上喝的啤酒苦的讓你乍舌,五年之后,卻只覺得這種酒寡淡如水。
這一味蕾感知的變化過程對青少年時期人們的飲食喜好產生了許多影響,等到成年之后,你對于苦味的感知能力其實已經遠不如你的懵懂少年期。
- 習慣的力量,騙過自己騙過大腦
喝酒和抽煙很類似,第一次的體驗往往都很糟糕,但喝的越多,你就越喜歡那個味道,成癮性改變了你的大腦對待酒的方式,并逐漸釋放出讓人感到愉悅的化學物質。喝酒的的確確會改變你的大腦結構,如果你在青春期就已經接觸酒精的話更是如此。
大部分人在年輕時不會接觸到太多的酒精,但是首次接觸酒精的年齡越早,成年后熱衷飲酒的可能性就越高。
- 生活越苦澀,啤酒就越甜
苦味感知退化、酒精改變大腦結構可能都不是許多成年人喜歡喝酒的最重要原因,苦酒入喉心作痛,環境因素和心理狀態的變化足以讓年輕時難以下咽的啤酒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生活越苦澀,啤酒就越甜,你喜歡喝多苦的啤酒?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喝酒時的體驗嗎?你又是怎么喜歡上喝酒的?不妨留言與我們一同分享
用戶點評 共 14 條評論
酗酒史比較長,喜歡那種飄飄然的感覺
為什么小孩子不應該喝酒,因為小孩子不喝酒也可以很開心啊。
少年不識苦滋味,只待成年化為甜!歲月隨風人漸老,酸甜苦辣一杯中!
額,青少年喝酒!!!吃苦,咦……這個問題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