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奧黛爾(Odell)釀造了一款美式大麥酒,并采用Amarillo和Simcoe兩種酒花進行大量干投,隨后,他們又加入了Orval的野生酵母菌株。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了一件有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新鮮的時候,這款酒嘗起來有著經典的柑橘和松脂的風味。但即便采用了很恰當的保存方式,2-3個月之后,西海岸酒花的風味特征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當然,肯定是因為時間對啤酒造成的影響。進一步說,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啤酒花給啤酒帶來的風味化合物,發生了一些轉化。
圖片來源:Beer Cartel
啤酒花風味化合物的生物轉化
啤酒花風味化合物的生物變化,是指發酵微生物將酒花里的化合物轉變成新的,能被人的嗅覺所察覺到的芳香型化合物。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你嘗到的一款單一酒花IPA(例如卡斯卡特酒花)當中啤酒花的風味,和你直接去聞卡斯卡特酒花顆粒(原材料)所感受到的風味是不一樣的。
內華達山脈的單一卡斯卡特酒花IPA
因為,在發酵過程中,酵母“解鎖了”一些啤酒花當中的隱藏風味。就像小時候化學課上的石蕊溶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的試驗,當啤酒花遇上了仍在進行發酵的酵母,隱藏特性就顯現出來了。
2016年,云水(Cloudwater)推出過兩款雙倍IPA,其一為DIPA v4,其二為DIPA v5。雖說這兩款酒采用的麥汁、酵母、酒花配比,甚至連發酵時間都相同,但v4是在發酵過程中進行的酒花干投,而v5則是在發酵結束后才進行干投。
在釀酒師試酒的時候,兩款啤酒之間的差異立刻就顯現出來了。v4倒出來是淡淡的橘色,些許渾濁,但仍有光線透入;而v5幾乎是完全不透明的。
v4的香氣,帶有熱帶氣息,有木質、熟甜橙、熟芒果和青草葉的風味;而v5版本,則是有如檸檬水般清新的柑橘味,橙皮,花蜜,蜂蜜和青檸的風味。
看來,活躍的酵母細胞和酒花作用,酒液呈現了新的風味。
當啤酒花遇見酵母
啤酒花化合物的生物轉化相當有神秘感。一方面,這是因為隱藏風味的研究對于實驗室的要求相當高,而且研究起步也晚;另一方面,大部分釀酒師們也只能停留在直觀的釀造試驗階段,對于風味轉變,依然是從感官,而不是科學的角度去記錄和解釋。
圖片來源:American Homebrewers Association
但始終,研究還是有些成果的。在啤酒花和酵母的相互作用之中,其實有四種主要方式。
酯類轉化
酯類通常給人帶來一種蘋果、梨子、莓類水果等。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廚師會在烹飪的過程中會加上料酒(含乙醇)和醋(乙酸),這便是因為兩者產生的乙酸乙酯能帶來新的風味。而啤酒釀造中的一個例子,酵母能夠利用啤酒花中的一種名為“香葉醇”的化合物,轉化為乙酸香葉酯,這種酯有著玫瑰花般的香氣。
乙酸香葉酯
糖苷
啤酒花中含有糖苷,這是一種芳香族化合物和糖構成的分子。當與糖結合時,芳香族化合物的風味檢測不到風味。但嗜糖的酵母,卻含有酶,能將其分解,于是,芳香族化合物的風味特性,就表現出來了。
糖苷
硫醇
硫醇是一類含硫化合物,可以以游離或者結合的形式存在于酒液當中。即便濃度僅達到萬億分之五,它的風味就可以被人的鼻子所檢測到(液化氣漏氣時聞到的味道,很多情況下就是因為乙硫醇的緣故,利用的就是硫醇的易被人檢測到的特性)。
硫醇少量的存在于部分啤酒花當中,在Mosaic和Citra酒花當中含量較高。硫醇與糖苷有些類似,是在酵母的作用下,風味才會出現。其風味多樣,從熱帶水果,到汗液臭味道,都可能出現。
乙二硫醇
風味化合物“脫離”
最后提到的這種相互作用,不是增加風味,而是減少風味。酵母細胞和啤酒花化合物都是疏水的。也就是說,它們在酒液里容易粘在一起,例如非常疏水的化合物,例如芳香月桂烯就容易附著在酵母細胞的表面,而從啤酒中“脫離”。
研究是否有必要?
對風味進行研究和解析,對于釀酒師來說當然有利而無害的,因為知其所以然,會讓釀酒師能更好地把握釀造啤酒時的風味控制。然而,對于整個產業來說,就不一定了。
其一是投入和產出,似乎對于釀造產業并不會有特別大的收益。
啤酒花當中,不受酵母影響的化合物,在風味呈現當中占到了絕大部分以上,大概為90%左右,而受酵母影響的化合物,可能只有10%。
圖片來源:Morningadvertiser
眾所周知,每一種不同的啤酒花當中,其精油的成分不盡相同,而酵母種類不僅成千上萬,釀造過程中還可能有細菌參與。這種排列組合,研究量將相當恐怖。
再者,釀酒產業當中,一直有對釀酒微生物是否進行基因工程“改造”這個問題的爭論。而無疑,研究會讓基因工程的選擇范圍更大,這恰恰也是很多釀酒師所不想看到的。
在酵母和啤酒花在自然的狀態下釀造啤酒,似乎更符合自然規則和工匠精神。感官始終是第一要素,保持人們對啤酒、啤酒花、酵母的神秘感,讓啤酒更加具有魅力。如果說一切都根據研究和解析而標準化,可以預測到啤酒釀造完成后所有該出現的風味,那么釀酒師們可能都轉行去做研究員了。
行業當中有很多具有教育意義的酒款,例如美奇樂(Mikkeller)的單一酒花系列,或者水龜(Terrapin)單一咖啡世濤系列,都在通過釀造來展現一種酒花風味的可能性。既然行業當中不缺乏創新精神,也不少教育意義,那么啤酒依然有著無限的創新和延展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Shelton Brothers
倘若大筆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接近完全精確的風味研究中,少了一些以外,說真的,啤酒的多樣性就會在市場選擇下日漸單一了吧。
用戶點評 共 3 條評論
已收藏
好文章
真有趣。不過我好奇的是發酵的溫度對酵母也會有影響,整體來說應該是溫度,酵母,啤酒花交互影響著。整個排列組合真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