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越來越有口福了,每過上一陣子,就有新品牌的精釀啤酒可以喝到。特別是近一兩年來,經歷了比利時出品的洗禮,我們迎來了美國貨的臨幸。
現代精釀啤酒軸心國
作為現代精釀啤酒的軸心國,美利堅的啤酒近些年在我們當中建立起了非常不錯的人緣,從當年的北岸、羅格這些,到后來的卡爾施特勞斯、肯塔基等等,再到我們前一陣才能夠相對容易喝上的角鯊頭和內華達,他們的接踵而至,一次次讓前輩督威、白熊之流淚流滿面。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有精釀啤酒們的一片歡呼。
最近新登陸的美國啤酒
除去前面提到的,在2015年的伊始我們又與下面這些美國精釀啤酒品牌不期而遇,比如說我們有些熟悉的巨石(Stone),還有鵝島(Goose Island)、分水嶺(Great Divide)以及岬角(Ballast Point)。
Stone的啤酒特有名氣
奧巴馬將家鄉的Goose Island 312送給卡梅侖
首先巨石就不多說了,他們的啤酒差不多也算是我們心目中優質的選擇之一。鵝島的出現個人認為算是個有趣的情節,在被百威招安之后,雖然仍舊作為獨立的精釀啤酒品牌存在,而百威也確實在釀造上沒有指指點點,但客官們的精釀情結卻是那么任性,在國外的啤酒評價網站上,鵝島的產品經常要背負一些莫名的差評。
另外分水嶺的IPA和塞森兩款個人認為都不錯,非常值得一試。而岬角則是我更加喜歡的一個品牌,產品線完全就是個水族館嘛,這次到的兩款都是IPA,個人喜歡大眼(BIG EYE)IPA稍多過大頭魚(SCULPIN)IPA,總之,去感受新鮮啤酒花的味道吧。
Samuel Adams在美國應該“更有名氣”一些
差不多凡事我們都有一個“嘗鮮”的訴求,喝啤酒也如此?,F在我們也能從各種途徑去了解到每個啤酒品牌背后的故事,那些創始們人們或是繼承傳統,或是打破常規,也有的屬于半路出家,也有的是科班出身,背景都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們都通過對啤酒事業的虔誠付出獲得了認可。
我們內心深入渴望好啤酒的出現
其實我們想想,在這些年嘗鮮啤酒的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喝上去just so so的家伙,我們從來沒指望每每一款新啤酒都能夠帶來驚艷,但我們對好啤酒的認知卻通常又比較有共識。
Dogfish Head 90 Minute IPA
比如我至今還記得兩年多前第一次喝到角鯊頭90分鐘IPA的情形:一次聚會上N多人分享一瓶,每人只勻了一小口,那時對精釀啤酒認知尚淺的我們確實忍不住說棒,現在喝也確實棒啊,不過價格也確實不算便宜啊。
喝不起的Samuel Adams Utopias
在這里倒不是慫恿大伙去挑貴的啤酒喝,只是長久以為有人在朋友圈或微博每每SHOW出新到的啤酒,總是一片褒獎,或者干脆貼個產品說明,卻少有人走心地說說把酒喝到嘴里的主觀感受,這跟專業不專業沒關系。
熱愛啤酒需要走心
我們在新圍繞著擁有新穎酒標,相對新鮮口味的這些新啤酒去硬努贊美之詞時,不妨停下來想想:這是不是我所喜歡的味道,這個味道在以前喝過的啤酒當中有沒有參照,別怕所謂的不專業,更不用擔心說錯,因為本身人與人基因不各不相同,感知味道的程度也不相同,啤酒是喝到你自己嘴里的,相信自己的味蕾,只需要虔誠去感受啤酒就好。
有多少啤酒的味道是我們一直留在記憶里,
并且是一直不會被替代的?
是北岸海豹?羅格壞家伙?勃艮第女公爵?
是羅斯福10號?林德曼法柔?釀酒狗朋克?
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