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開始我都有個習慣:去海邊看日出,沾沾海水就是希望新年有個好運氣。
我住在芝加哥,守在密西根湖旁。夏天洗過“湖澡”, 也打沙灘排球,但湖和海灘畢竟不一樣。而今年我把地點選擇在位于美國最東北——緬因州,因為那里有龍蝦和牡蠣。
飛機在波特蘭著陸,提好車往賓館行駛,匆匆而過的港口夜景,一座座鐵架的跨海大橋,公路兩邊都有厚厚的雪覆蓋著,前兩周看新聞東部有暴雪,今年挺反常,本應該讓人足不出戶的芝加哥竟迎來了暖冬,而東海岸的城市卻風雪交加,還好最近氣溫回升變得很舒適。
Bissell Brother周圍的情況
一直聽說緬因除了海鮮家喻戶曉,啤酒也獨具一格。最近兩年比較火的啤酒微釀遍地開花,在這面就發現了一家叫Bissell Brothers,聽朋友提過,打算去湊個熱鬧。
上午到的Bissell Brother,已經有啤酒愛好者排起了長隊,和站在我前面的人打了聲招呼,原來大家是為了來買今天發布的Industrial vs Inferiority,一款美式IPA。有個當地人對酒廠比較了解,聽他介紹說酒廠的創始人是兄弟倆,名為Peter Bissell 和Noah Bissell, Peter 是哥哥,負責酒廠每日的運營、設計工作和活動安排;而弟弟Noah則負責研究配方,他們對于釀酒都很有天賦,尤其是麥芽和酒花的選擇,敢于嘗試和創新。Bissell Brother酒廠是16年6月才搬到人流繁忙的波特蘭長途汽車站附近,200平方米的酒吧區,850平米的釀酒區和罐裝區,井井有條。
Bissell Brother門口排隊參觀的盛況
Bissell Brother廠內的釀酒區儲罐和糖化槽
釀酒區的過桶佳釀
排隊的低頭族們都在翻看Bissell Brother的ins,想看看酒廠有沒有發布新消息,聽說今天還會有個新口味的淡色艾爾啤酒Deneli Pilot德納利飛行員 (Deneli是美國阿拉斯加有名的國家公園)。我坐下之后點了一杯Denali Pilot淡色艾爾,它的味道聞起來有點像菠蘿,酒體呈渾濁的淡黃色,酒花的味道濃郁但恰到好處。
Denali Pilot淡色艾爾
之后我也嘗了LUX和SWISH。LUX是Rye Ale黑麥艾爾,麥芽味道相比更強烈一些,但隨后的果香就占領了整個味覺。Bissell Brother生產的IPA種類比較多,讓這款黑麥艾爾更特別。Swish雙料IPA的味道更復雜點,一小口啜飲是酒花帶來的元蔥的辛辣,蜂蜜麥芽 (honey malt)帶來的香甜讓味蕾又有了安慰,緊接著又有種茴香草藥的苦味作為收口。
Bissell Brothers 酒廠的酒款大多是中度口味,不屬于重口味,亮點在于種類多樣的麥芽和酒花的奇妙融合,像Reciprocal 用的是澳大利亞酒花,有種熱帶水果的甜味;再就是小批量帶來的新鮮感,每人每天憑身份證只能買6打啤酒,每打四瓶,每瓶1美制品脫,約470毫升,除了每天都能買到的Substance招牌IPA, 其他口味的啤酒生產周期大約在兩周。
有機會來緬因或者波士頓的朋友可以到波特蘭逛逛,特別是喜歡喝精釀啤酒的朋友,在這里吃著龍蝦唱著歌,也是一件格外愜意的事呢。
作者介紹:提辣米叔,長居芝加哥,往返于中美之間,貪戀美酒,更熱愛生活。本職是全球貿易與供應鏈管理,希望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個人微信號:chengyang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