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二十多年前,Stephane Ostiguy在McGill學習生物學,為了拿到PhD,他幾乎天天都浸在實驗室里,研究著一些麻煩的生物學的問題。
二十年后,Ostiguy仍在在實驗室里,當然,他并沒有拿到他的PhD。
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Ostiguy其實踏實肯干的人,他真想拿到PhD,自然不會是個問題。
可他偏偏因為一個人,一個年輕的碩士生,最后就導致他沒法畢業了。
聽起來很狗血,和啤酒也沒有什么關系,但事實就是這個樣子。
有一天,還在實驗室里彎著腰研究顯微鏡下標本的他,絲毫沒有注意到進來了一個陌生的碩士生。這位陌生而年輕的男子同樣在McGill研究分子生物,可能是天意為之,他倆因為學術上的項目,被分排到了同一個組。
就這樣,兩人算是平平淡淡地認識了。
可自打認識后,兩人就開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
友情!
兩個人對啤酒就像是上癮了一樣,白天他們在實驗室,晚上就一起去酒吧吸啤酒。
形影不離,情侶看了都會嫉妒。
突然某一天,其中一個人說,我們一起來釀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啤酒吧!
當然另一個很愉快地答應了,否則也不會有后面的故事了。
看起來好像很合理,畢竟他們都是生物學的高材生,而且兩個人的默契程度簡直令人發指。對他們而言,啤酒釀造就好像是一個實驗一樣,只不過是一個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生活里而已。
“我們經常一起”,Ostiguy如今也是十分驕傲地說道,“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啤酒釀造上。我們不斷使用不同酵母菌種,看看它們會怎么改變啤酒,我們常常會研究一些新的配方,然后做測試,一批一批地研究著。”
不用多說,Ostiguy因為沉迷于啤酒釀造無法自拔而沒拿到他的PhD,另一個碩士生主角Gravel也沒有得到碩士文憑。
后來,他們一起在1998年9月開了一家小酒館,過著兩人一酒館的生活。他們把酒館的名字取為“Dieu du Ciel”,原本的意思是“來自天空的神”,但是在有著科學家般的神經質的兩個人身上,翻譯成“我滴個神啊”可能更適合。
至少,他們希望他們的啤酒在被顧客嘗到的時候,顧客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孩子(Dieu du Ciel酒館)誕生的第三年,兩人釀造了一批實驗型的啤酒,叫做Péché Mortel,在當時2001年,這款啤酒和當時市面上的啤酒太不一樣了,厚重、高苦度又添加了咖啡的元素,配上9%的高酒精度,這款酒成了繼他們離奇的故事之后,又一個被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偉大的友情面前,Ostiguy在聊到這款Péché Mortel的時候,格外地輕描淡寫:
”一開始我們自己都在取笑這款酒,結果笑著笑著這款酒就成了世界啤酒排名的第二名“。
Ostiguy(左);Gravel(右)
如今,在北美乃至全世界,當人們要去加拿大來一次啤酒之旅的時候,這家酒廠一定在他們的名單里。并不是因為得過多少國際性大獎,也不僅僅只是這家酒廠在國際上所享有的贊譽,而是因為他們的啤酒的確很不一樣。或者說,是對這兩個有野心、充滿好奇心以及古怪性格的創始人所釀造得啤酒感到好奇。
(當然也不排除對他倆關系的好奇)
例如Aphrodisiaque,一款深色艾爾,卻有著香草、可可豆和波本的味道的世濤;Rosee d’hibiscus,一款粉色的小麥啤酒,大膽地添加了芙蓉花;Equinox du Printemp,一款麥香豐富的蘇格蘭艾爾,采用了正宗的魁北克楓糖汁。這些在當時來看,都是離經叛道的釀造作品。
據Ostiguy的說法,正是這種冒險精神讓DDC成為備受酒友推崇的酒廠,也讓其所在的城市成了精釀啤酒文化最繁盛的城市之一。
如今,Péché Mortel已經不再是排行榜上第二名的位置,它被另一款啤酒取代了,就是Aphrodisiaque。
如今這款酒在Ratebeer世濤風格排行榜Top 50上排名第二,雙百分。
跟以前一樣,Dieu du Ciel對于這款酒并沒有大力宣傳,常常也是輕描淡寫地一句。當然了,一款好酒本就不需要濃墨重彩;正如一段深刻的友誼可以放棄人人追逐的PhD學位。
用戶點評 共 1 條評論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