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這個名字,聽起來像個知性靦腆的姑娘,見面后才發現,居然是一位青春洋溢的大小伙子。初遇他是在MOA的一次線下品鑒會上,淳樸的笑容,熱情的講解。之后慢慢熟悉下來,才發現原來他也算是北京精釀圈的“老家伙”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山山從小也算是在哈啤的熏陶下茁壯成長起來的。哈啤那醇厚的麥芽給了山山健壯的身軀,順利通過了部隊的磨練,2008年正式退伍。
2009年,山山只身來到北京投身餐飲相關行業。偶然的機會下,他在燕莎的普拉納餐廳喝過正宗德式啤酒后,對啤酒突然有了嶄新的認識。從那時起,便開始有意無意地尋覓新奇的啤酒喝。
直到2014年,在一位運動圈朋友的帶領下,山山誤打誤撞參加了在牛啤堂舉辦的北京自釀協會啤酒節。啤酒節上千奇百怪的啤酒、麥芽與酒花的千變萬化的組合,令其流連忘返,如癡如醉。于是,他當場便加入了協會。而當時整個北京協會才兩百多人,所以說,山山也算是北京精釀圈的“老家伙”了。
自此,他在精釀的路上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買酒,買書,學自釀,買設備,買原料,不停地在家釀酒。從家釀開始,山山就一直在構思自己未來的店的樣子:要不要擺設備?吧臺要多長?酒頭要多少?高桌為主還是卡座為主?名字叫什么好呢?
踏上精釀之路了,就不想停下。在聚集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后,第一家店的名字也浮出水面——“蘊釀”,“蘊”有不同,“釀”造百味。
去年10月份正式立項后,山山便開啟了全國探店之旅。其實他之前也一直有關注并去到各家精釀酒吧,但項目確定后,觀察地就更具體和細致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拍了上千張照片,結識了很多知名酒吧的老板。他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一位老板眼神中透射出的對精釀對啤酒的熱愛,這也讓他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蘊釀”經過6個月的醞釀,于今年4月正式開業,地處霄云路美食街的后街。
如今大半年走過,山山也是感慨良多:“說是經營精釀酒吧,不如說是經營餐廳,餐和飲是不分家的,現在大家店開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了,大多的精釀酒吧老板都開始在餐食上面下功夫,僅僅靠酒的流水根本不足以支持房租、人工等開銷。”
山山還表示,隨著精釀行業的迅速發展,大多數餐廳也開始慢慢提供各種進口精釀啤酒,但在同一條賽道上,有著豐富餐飲經驗的餐飲老板要比半路出家的精釀愛好者占更多優勢,所以對于非餐飲人的精釀從業者來說,其實壓力非常大。
去年中國餐飲市場門店的倒閉率大約在30%左右,山山認為精釀酒吧現在正處于快速增長期,到達飽和期時的經營策略和市場定位值得每位老板深思。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在精釀專業知識上體現我們的優勢,讓更多人了解精釀啤酒,讓每一位客人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啤酒。
山山的店內有一套300L的釀酒設備,5個發酵罐,他一直保持著自己釀酒的習慣,店內常備的四款酒都是他自己釀造的。
山山也總是在第一線服務顧客,曾經的一位老顧客,給了他頗多啟發:“這名顧客第一次是和幾個朋友一起來的,喝精釀啤酒好長一段時間了,口較重,喜歡有特色的世濤。那次喝了不少,后面就總來。然后突然有段時間不來了,直到再來時,發現他瘦了一些、氣色好了許多,聊后才知道前一段時間他在健身,控制體脂。現在他也經常來喝,但都是鍛煉完了來喝,作為對自己鍛煉的一種獎勵,有節制地喝上兩杯。”
受到啟發,山山現在也在鍛煉。工作完一天后用健身的方式緩解一天的壓力,而后再坐下喝上一兩杯自己喜歡的或是未喝過的精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或獨自整理一下思緒,帶著微醺的困意回去美美地睡一覺……
大家都在說精釀是消費升級的體現,這位客人卻讓山山了解到,消費升級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思想認識和生活狀態。而恰恰精釀啤酒最能帶給他這方面的體會。
山山跟很多精釀老板一樣,除了酒吧以外還有自己的主業,他現在從事餐飲互聯網行業,也剛好能從餐飲管理的角度更好地推動“蘊釀”的發展。
文章最后,祝愿山山能在“蘊釀”醞釀出更多好酒和好故事。
用戶點評 共 4 條評論
回北京去過一次,很棒的體驗
小伙子人很好!很專業、又熱情!
去過,真心不錯
去過,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