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和我一樣,一個人去酒吧的時候喜歡坐在吧臺,想想最近的事,看看周圍的人。隔壁桌的大哥今天大概是被領導罵了吧,后面的兄弟剛剛和女朋友吵完架,剛剛進來的年輕人估計是過生日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又上演了多少故事,又經歷了多少喜樂悲傷。偶爾和老板聊上幾句,就著窗外的月光,與欲望的城市碰杯,身在其中,又超然物外。
德國教士小麥啤,經典之作,純正小麥香,甜味適中,清新易飲。
(一)小麥啤,送分題?送命題?
小麥啤,顧名思義就是以小麥為主要原料發酵的啤酒,德國釀造傳統規定至少50%麥芽為小麥麥芽,而比利時就相對寬松,并無硬性規定。小麥啤整體來說口感偏甜,而苦澀味稍淡,有類似于香蕉和丁香的香味,口感綿密,有種吃吐司面包的感覺。一款優質的小麥啤入口,滿滿小麥的清甜香,特別適合作為配餐酒,這時來一點烤串,記得囑咐老板多加辣椒,解辣去油膩,過癮!
小麥啤中有兩個大類,德式小麥啤和比利時小麥啤。德式小麥啤正如德國人一絲不茍的性格一樣,麥芽中以超過50%的小麥麥芽為主,只加水、酵母、啤酒花,更能體現小麥麥芽最原本的味道,最傳統,同時也是極具匠心的經典之作。比利時小麥啤則給釀酒師更多的想象空間,由于小麥啤高度的包容性,可搭配各種味道的香料,比利時小麥啤往往都有一股香料味,例如芫荽、茴香、香草,這讓味道層次更豐富,每年都能見到不同味道的比利時小麥啤出現在市場。是選擇經典,還是選擇新秀,這就交給正在碰杯的各位吧。
為何說小麥啤既是送分題,也是送命題,因為小麥啤有著和拉格啤酒相似的特點,也就是味道簡單,越簡單的味道,想做到純粹越困難。像我們經常喝的福佳、白熊這兩個牌子,雖然現在也被詬病說越來越淡,但是想嘗一嘗小麥本味的朋友,選它們不會錯。一些酒廠正是因為小麥啤而出彩,比如施耐德、教士、愛丁格等,小麥啤作為精釀啤酒中比較適合量產的一款,以清香可口,回味鮮甜的優勢占領著人們的味蕾。當你不知道喝什么時,來一杯小麥啤吧,不會讓你失望。
西弗萊特倫12號,不褪色的經典,啤酒界的滿分之作,馥郁的麥芽味,復合著辛香的酒花,夾雜著淡淡奶油味,最后用焦糖的甘甜作為點綴,風味多樣而互相平衡。
(二)修道院啤酒,沉默的教父。
不知你有沒有觀察過,幾乎所有酒吧里,修道院啤酒都被放在酒柜的邊角,中心往往都是最近火熱的IPA或者世濤。但無論IPA和世濤如何更換,修道院啤酒永遠都在那里,永遠提醒著在酒中尋找救贖的信徒,你的主一直都在,讓我們開一瓶,感受一下啤酒中教父級別的修道院啤酒,“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以父之名》
我們常見的修道院啤酒中有很多分類,例如修道院雙料、三料、四料啤酒,這里不是指用了幾種原料,幾種麥芽,可以理解為用料的多寡程度,形象點來說,就是修道院正常版,修道院加濃版,修道院特濃版,而不同品牌沒有一個統一的用料標準,就像A品牌的衣服和B品牌的衣服同樣是L碼,大小卻不一樣,但修道院啤酒比起一般的小麥啤和拉格來說,口味都整體偏濃,小清新口味的朋友就要注意了。
由于修道院啤酒有嚴苛的認證方式,目前只有十四家酒廠獲得了修道院認證,其他非認證酒廠生產的修道院啤酒只能稱作比利時烈性艾爾,分辨它們的方法很簡單,有認證的都會標上Trappist標志,而非認證的通常都標作Abbey。不過隨著釀酒技術的發展,許多非認證酒廠也能生產出優質的修道院啤酒,例如我們熟知的圣伯納。所以不必糾結于認證與否,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酒廠即可。
如今,修道院啤酒口味都以麥芽的焦香,烘烤過后的苦澀,不同糖漿混合出的甜味,略帶辛辣和花香的酒花味為主,沙口感偏高,酒精感適中。多層次的口味,經典的麥芽香,初遇的苦澀以及尾韻的回甘,像極了馬龍·白蘭度飾演的教父,用深沉的嗓音對你說“我有一個你無法拒絕的條件”。一瓶瓶修道院啤酒就佇立在酒柜的一隅,看盡款式更替,看盡酒吧興衰,人潮來往,只待你細細品嘗。
牛啤堂芒果海鹽古斯,濃郁的芒果氣息,配上古斯特有的酸咸,海風陣陣,清爽宜人。
(三)水果啤酒,江山代有人才出。
近幾年,水果啤酒風頭正勁,無論是老牌經典酒廠,還是新生代新星酒廠,都把目光轉向了水果啤酒。水果啤酒其實是個廣義的分類,其中包括:水果酸啤,水果蘭比克,水果增料啤酒,傳統果啤等。它們有一個共性,在釀造過程中都有水果的加入,不論是水果糖漿,還是新鮮水果,都給啤酒帶來了清新爽口的香甜,一些果啤也有水果的酸澀,使得啤酒更加易飲,同時也能滿足現代人對于多元化口味的需求。
為何水果有如此大的魔力?我們就以水果蘭比克來說,傳統的蘭比克啤酒有一股類似于雜物間的味道,可以想象一下拖把、抹布的氣味,還有一些霉菌帶來的汗臭味,雖然喝起來有著醇厚的酸味,但這樣的味道還是讓很多人敬而遠之。隨著水果的加入,水果的芳香遮蓋了原本令人不悅的氣味,同時水果的清甜能讓酸味更加柔和,水果利用自身的優勢讓一些比較小眾的風格為大眾所接受,這是順應時代,還是違背傳統,就留給大家評說。
水果由于自身濃郁的味道,可以遮蓋住酒中的大部分缺點。很多酒廠就利用這一點,在原本一些風味有缺陷,或者寡淡如水的啤酒中加入濃縮的水果糖漿,營造出一種“水果炸彈”的感覺,甚至甜味已經遮蓋住了原本麥芽和酒花的味道,喝起來就和超市里的水果飲料差不多。顯然,這樣的啤酒太過功利,往往喝一次之后便忘記了味道。水果啤酒花樣繁多,不免有一些濫竽充數的角色,踩雷了別灰心,下一瓶更精彩。
快節奏的時代,利益至上的今天,如何保持初心,如何以匠人的姿態面對每一瓶酒,這是一個酒廠的必修課,而如何不改本味的生活,這是我們的必答題。煙火風味,飲食男女,這串聯起我們的生命;酒喝干,再斟滿,朝菌暮枯,夏蟲秋死,是我們人生必經的一環。在時光的沖刷中,賦予了酒不同的味道,我們又怎樣面對生命的時序?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杯中酒,舌尖味,心頭好,味道依舊,生活依舊。
精釀浩如煙海,其中還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追尋,這兩期文章淺談了精釀的各個大類,其中細節難免有些刪減取舍,而更多的知識,將在往后的文章中一一為大家介紹。文中若有錯誤,詞不達意之處,懇請大家指正,能系統的、專業的、生動的為大家介紹精釀,是每一個精釀作者的責任,為手中的酒負責,更為精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圖/文 大頭東方紅
*本文內容來源于作者,如有不妥請聯系作者刪除
用戶點評 共 4 條評論
絕對的好文,給很多個贊。很期待有新的文章。??
圣伯納不是修道院啤酒嗎 我一直以為是比利時七大修道院里面的一個呢
干的
漂亮!
就品類的解說而言十分到位又不失文采,好帖!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就是開頭第一段和下文略有脫節。不如做題記獨立出來?(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