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經常被比作“液體面包”,但若仔細推敲,“液體面包”的頭銜更應該封給小麥啤酒。因為,面包的核心原料是小麥,小麥在整個啤酒世界里并非主角。而大麥之所以成為啤酒的首選谷物,還得歸功于它的天然屬性——相對低的膠質和蛋白質,并天然帶有谷殼,為淀粉的糖化后的過濾和洗槽帶來便利。
而小麥則相反,沒有谷殼,蛋白質和膠質相對高,對釀啤酒而言,不如大麥君那么好打理容易結塊,堵塞管道,不易過濾等。100%用小麥釀造啤酒非常困難,需要額外添加谷殼進行操作,只有在極個別的試驗性啤酒中才會出現,商業化的作品很難覓得。可是小麥的這些特點,對面食制作是極好的,我們吃的面包、饅頭、山西刀削面、新疆炒拉條、蘇格蘭打鹵面等,主要得感謝小麥。小當家和鋼棍解師傅更鐘愛小麥,而釀酒師們一定以大麥為主。
總之,大麥天生適合被釀成酒,小麥天生適合被做成各種面食
話說回來,吃喝的世界沒有絕對。在釀造啤酒時,加入適當比例的小麥麥芽,或未發芽小麥,可以增添棉柔、順滑的口感,以及更為細膩、持久的泡沫。傳統的小麥啤酒都大多是渾白的色澤,也讓小麥啤酒獲得了“白啤White Beer”的稱號(當然,深色的小麥啤酒也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國佬的Dunkel Weisse,字面即為Dark White,又黑又白,看似矛盾,卻值得我們去理解其中的意思)。
典型的傳統小麥啤酒都強調保留酒液中的蛋白質微粒和酵母,并且最好趁新鮮的時候喝,可以嘗到極具代表性的麥香和酵母風味……好吧,今天就聊這10塊錢的,以后幾期,再給大家聊聊最有代表性的一些小麥啤酒風格:巴伐利亞風格小麥,比利時小麥,美式小麥,以及德國柏林酸小麥。
用戶點評 共 2 條評論
小麥啤酒只喝過福佳白和白熊,印象就是一股生姜味再加點酸味。
怎么只聊十塊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