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喝啤酒的人之前都見過一個令自己發懵的名詞——“社交啤酒”(Session Beer)。在西方的語境下常常帶有褒揚的含義,“這真是一款好的社交啤酒!”令所有不明白的人聽得哭笑不得。實際上每個人或許都在生命中遇到過與自己“社交”的啤酒,比如某個閑坐在酒吧的夜晚,忽然打開一款神秘的啤酒,伴你纏綿悱惻,度過歡樂的時光。
那么,回到主題,到底什么是“社交啤酒”?
經過調查研究,其實它原本的含義根本不是“社交啤酒”,而是“時間段啤酒”!
據著名啤酒網站BeerAdvocate的英籍撰稿人說,“時間段”(Session)指的是在一戰期間,英格蘭的炮彈工廠的工人們,一天只有兩個時間段允許喝酒:通常是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還有晚上7到11點。(那一天也有8個小時了,不比上班時間短好嗎!!)這一規定一直延續到1988年《烈酒執照法案》生效為止。工人們必須找到一種啤酒,既可以在這四個小時里暢飲,又不會因為酩酊大醉無法自己而被捕!聽上去這種解釋確實有點靠譜。
那個時代的“時間段啤酒”可能是裝在CASK木桶里的,淡味或者苦味啤酒,3-4度的酒精含量(ABV),不會更高。倒入英國品脫杯(20盎司容量,美式的是16盎司),老酒鬼四個小時可以足足喝下八杯,而依然保持清醒。聽上去這個量不少了,不過如果把酒精度提高到今天的普遍水平,其實也就是一小時喝一品脫杯酒,小意思啦。
“Session Beer”在歷史變遷中或多或少保留了最初的含義,不過確實沒有人給出過明確定義,我們可以來嘗試做一下。
任何啤酒,不超過5度的酒精含量(ABV)、麥芽和酒花特性比較平衡、收尾干凈——組合在一起使這款啤酒擁有很高的易飲性,就可以被稱作“Session Beer”。這么看來,翻作“社交啤酒”也挺得要領,就是易飲、好喝、能聊天的酒呀!這種酒讓人們能在一段相對寬松的時間里開上好幾瓶,而不會感官盡失,酩酊大醉。
那為什么“社交啤酒”的酒精度要低于5度呢?酒花兒APP目前所有酒款的平均酒精度是6%;而國際上很多研究表明,從5到6的酒精度給人體反應帶來了階梯式的醉酒變化。5度也就成為國際上區分高度啤酒與低度啤酒的最佳界限。“社交啤酒”讓人心醉,而非身醉!
千萬別覺得低度啤酒風味就弱,全世界有數以千計的好啤酒是5度或者以下的。(1度都能做好酒,信不信?)總結起來,下次再看到“社交啤酒”,腦海中跳出的三個關鍵詞:低度、平衡、易飲。
號稱自己是酒鬼的人都來做個實驗:4小時內喝完8品脫杯的低度啤酒而能繼續工作的就過關,你敢來試試嗎?
下載酒花兒APP,在“評分最高”-“風格”中選擇“IPA”-“社交型IPA”, 即可品位session beer的完美風貌。
用戶點評 共 3 條評論
如釀酒狗小馬鬼?
漲知識
按英制算,那得4.5升呢
還要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