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從酒喝多了后,總會被朋友問起什么啤酒適合陳年、啤酒該如何保存、陳年啤酒的優缺點有哪些等問題,仿佛啤酒陳年后的味道與價值都會提升,每個人都得跟上潮流一樣。可在多次不厭其煩的回答后,有消費者、釀酒師以及啤酒講師不同角色的我不禁開始思考:「啤酒需要陳年嗎?」
啤酒的保存方式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確保以下三個要件都有達到就行:低溫(攝氏2~4度)、陰暗(沒光的地方最佳)、穩定(不要讓酒液受到搖晃)。不過更復雜的是決定該不該讓啤酒陳年,在猶豫不決時,不妨參考看看我的想法。
身為一個「釀酒師」:
我會希望每次出廠的酒,都是能馬上提供給消費者的酒款。因為我不能確保銷售人員如何保存我的產品,所以希望消費者能越早喝到、越快喝完,才可以保證酒的品質。如果我釀造的酒需要熟成后風味才會圓滿,我會選擇讓酒儲存在酒廠冷藏區內,待酒的味道已經到達期望的境界后,才會將酒賣出。因此,對于酒廠而言,所有出廠的酒都應該已達到適飲階段,能讓消費者盡情飲用。
另一點,就是身為釀酒師,我釀造的啤酒就該是我喜愛的味道,所以啤酒上市后消費者就應該嘗試我決定的風味輪廓,而不是自行揣測我的酒陳放多久后才會達到適飲期。這就似廚師出餐后被消費者胡亂調味,不會是釀酒師或料理人期望的結果。
而現今多數酒廠的高酒精濃度酒,例如桶陳啤酒、高濃度Stout或Barleywine也都會在酒廠里陳放,就是印證我這想法是合理的。
身為一個「啤酒講師」:
當我在授課時,我會希望拿到新鮮的品項,因為這時喝到的啤酒風味會比較接近風格指南所紀錄的描述詞。舉例而言,我就會期待使用Imperial Stout授課時,酒款能展現出新鮮的可可豆與甘草般的香氣,以及較顯著的酒精味。但如這時展現的是巧克力牛奶與蕈菇等較為柔和且陳舊的風味,我就比較難直接讓學生體會到風格指南中記載的風味,因此在授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不過這并不代表陳年后的啤酒不適宜當教材,只是說這種啤酒更適合做「參照組」中的老化樣本,讓學生體會新鮮版本與陳年版本風味變化的差異。
身為一個「消費者」:
我作為一名追求品質的消費者,當然知道啤酒是越新鮮越好喝,如果有天某款好貨入關到港的第一時間就沖到瓶子店買了,把它放在冰箱里兩天給予充分的休息時間,打算在最愜意的夜晚打開來喝,結果看到瓶身上竟然寫著最佳適飲期在明年······我可不能接受這件事,你們能接受嗎?
啤酒的消費習慣是即買即飲,當酒到消費者手上的時候,就應該是處于最佳使用時期,要我還得再放個一年半載才能喝,這其中肯定有什么誤會。
結論
即便少數酒是必須酒廠要求陳放才到試飲期,如 Stone 的 Enjoy After 系列酒款,但這畢竟是少數例外的商業手段。或是有些消費者會覺得比利時啤酒陳放后才好喝,可這也多受個人口味影響,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比較喜歡陳年后的風味。所以喝啤酒可以直接趁新鮮喝,品嘗釀酒師創造的原始風味,感受酒廠的個性與靈魂,如此的啤酒喝法不是挺有趣的嗎?
想認識更多有趣的精釀啤酒知識?
下載酒花兒 App ,看看精釀圈里更豐富的話題
用戶點評 共 1 條評論
請問啤酒保存需要買酒柜嗎,有什么推薦的牌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