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炭烤生蠔搭配上加了冰塊的啤酒,咕嘟咕嘟幾口下肚再打一個飽嗝,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小假期里,你或許已經發現:又到了喝啤酒吃夜宵的季節了,作為夜宵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啤酒又回到消費的主場。
中國,這樣一個美食和夜宵文化盛行的國度,啤酒是僅次于茶的第二大飲品,其消費量占據著全球啤酒產量的四分之一。根據歐睿國際提供的數據,自2008年以來,中國啤酒市場的零售額已經翻了一番,年消費額高達5500億元。然而就在國內啤酒市場擴大的同時,國產啤酒銷量卻不樂觀,對比進口啤酒近年來一直增長的趨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進口啤酒總量64.64萬千升,同比增長約20%,金額為44億元,同比增長約23.3億元。這里一方面是由于進口啤酒“強勢”地搶奪市場,另一方面國產啤酒“萬年不變”的傳統也讓不少啤酒愛好者失去了興趣,各大品牌的啤酒銷量呈現著”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如何扭轉國產啤酒現在的處境呢?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中國啤酒市場呈現梯形格局,國產啤酒企業占到市場的塔腰與塔基,塔尖由進口啤酒主導。國產啤酒想要實現業績的提升與市場的突破,必須調整產品結構,努力站上梯形的塔尖部分,而啤酒文化產業或許成了扭轉銷量的“絕招”。
進口啤酒主攻年輕精釀文化
在錯失美國的精釀革命之后,中國精釀啤酒市場為國外的啤酒巨頭再次提供了一個機會。
去年,百威英博攜精釀品牌鵝島殺入中國,鵝島借助法國葡萄酒桶和波旁威士忌橡木桶,釀造出充滿異國情調文化的啤酒,迅速獲得了中國年輕一代的喜愛。
不僅百威英博致力于向年輕消費者推銷高檔啤酒,包括喜力、督威啤酒在內的競爭對手也開始從海外進口精釀啤酒投放在國內市場。百威高端啤酒華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精釀發展快速是因為與年輕人的文化更切合,這類高端啤酒在華南區的最受歡迎,今年百威也將繼續加碼高端啤酒新品的開發推廣。
國產啤酒扭轉盈利靠文化
精釀市場角逐依靠年輕文化,國產啤酒也在依靠文化產業逆轉。日前,不少啤酒企業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成績單“,大部分國產啤酒企業凈利潤都在下滑,但青島啤酒和珠江啤酒卻是業界“兩股清流”。
青島啤酒發布一季度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增長2.60%。珠江啤酒凈利潤也連續兩年保持增長。這兩個啤酒品牌能夠逆市增長主要靠“文化氣質”。青島啤酒相關負責人在采訪時表示:國產啤酒目前面臨的兩大考驗,一是產品的改造升級,二是文化方面的提升。
青島啤酒借助社區客廳文化,將青島啤酒精釀產品和啤酒文化帶到百姓家門口,讓市民隨時品嘗到品種豐富的青島啤酒全系列新鮮美酒,最快速度地品嘗到青島啤酒上市新品,隨時感受社區客廳打造的精致生活。
珠江啤酒也在在啤酒文化項目投資了18億,擬將舊廠區改造為集啤酒文化嘉年華綜合體,提升自己的文化氣質。琶醍酒吧街位于閱江西路江畔,以珠江—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為依托,具有現代格調的啤酒文化藝術平臺及高端餐飲休閑娛樂帶,利用工業區舊址營造生態的城市公共空間,集“啤酒美食、文化創意展覽、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
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家加入精釀圈,酒花兒還是很開心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國產美酒可供挑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