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還沒喝到La Trappe第27批次的過桶四料,于是決定去一趟這家修道院酒廠,跟著Tour體驗一下修道院啤酒的悠久歷史和釀造魅力,臨走還能帶幾瓶Batch 27回來囤著。
雖然大家對修道院啤酒可能都不陌生了,但是還是簡單先介紹一下。目前經過認證的修道院啤酒品牌一共有11個:比利時雄霸六家,荷蘭兩家,奧地利一家,意大利一家,以及美國一家。雖然有的比利時啤酒看起來或者介紹時也是稱修道院釀造,但沒經過認證的就不能被叫做修道院啤酒(Trappist),如果風格也是修道院風格,那么可以叫做修道院風格啤酒(Abbey),這點區別需要留心。當然,修道院風格啤酒里,也有不少上乘的好酒。
荷蘭是除比利時之外唯一一個擁有超過一家修道院啤酒的國家,這兩家一家叫做La Trappe(拉特拉普),一家叫做Zundert(中文大多翻譯為“火鳥”)。這兩家的經營風格感覺差異明顯,La Trappe是修道院啤酒品牌里常規產品線最為豐富的,而Zundert只常規釀造一個風格的啤酒。La Trappe可以在荷蘭絕大部分的啤酒館里面找到,而Zundert則相對難尋覓一些,不過近幾個月,荷蘭一些超市里的精釀啤酒區,也能看到Zundert那紫色瓶身的身影了。
生活在荷蘭也有幾年了,喝了不知道多少瓶La Trappe的啤酒,但還真的沒去其所在的修道院看一看。于是趁荷蘭的夏日還剩些暖意,找出了一天,去到La Trappe所在的Koningshoeven修道院,跟著講解團參觀一下修道院酒廠內部,然后在他們門后的小花園找個長桌,喝上幾杯啤酒,吃點La Trappe自己生產的奶酪小食,享受下修道院午后的樹影陽光。
剛剛說11個修道院啤酒品牌,因為品牌名不一定就是所在修道院的名稱。就比方La Trappe是品牌名稱,而其釀造所在的修道院叫做Koningshoeven(康寧樞芬修道院),位于荷蘭南部Noord-Brabant(北布拉邦特省)Tilburg(蒂爾堡)市郊的Berkel-Enschot村。
從蒂爾堡火車站出來,乘坐141路公交車,就可以直接到達修道院門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路程不遠,但這路車將近一個小時才有一班,前往修道院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
我本來預定了下午兩點的參觀團,然后火車一點十分就到了,然而因為沒有銜接上這路公交車,我不得不乘坐另一輛公交車到達相對最近的地點,然后暴走了20幾分鐘才過去,不過沿途的風光還是很不錯的,是一段自然風光和農田為主的地段,可以路過屬于修道院領地的農場田地,以及他們自家的羊圈。當然,也可以在火車站租一輛自行車騎過去,用不了半小時就到,而且可以在周邊騎車轉轉,非常愜意。
到了之后穿過一個小橋進入修道院的小花園,然后順著人群走,就可以看到修道院的花園酒館,然后進入到酒館里,很容易找到講解團集合的品酒屋。
講解團這段時間只有工作日才有,不過因為是休假旺季,所以參加的人數不少。這個團需要提前在網上預訂,最好提前一些,我是提前三天才定的,當月剩下的一個周,只剩下了最后一張票,很幸運被我搶到了。我是訂了19歐元的講解團+4杯啤酒,覺得還是很劃算的。
一位老爺爺講解員先給大家講解了一下La Trappe的現有產品線,每款酒的風格和歷史,老爺爺會根據每個人的選擇打給每個人一杯啤酒。等每個人手里都有一杯啤酒后,老爺爺給大家播放了一部短片,講述La Trappe以及修道院啤酒的歷史和現狀、修道院啤酒遵守的三個準則等,后來我在Youtube也找到了這部片子。
康寧樞芬修道院的建立和法國大革命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為何La Trappe看起來非常法語的原因。在18-19世紀法國大革命浪潮席卷整個法國,象征神權的修道院自然成為了革命者的眼中釘。
1880年法國的修道士在大主教的指導下開始逃亡,走到了現在荷蘭境內的berkel-enschot村莊附近定居下來。之后出于生計,他們在1884年開始釀造啤酒,并很快得到了周圍村鎮的認可,于是啤酒產業也成為了修道院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短片后,老爺爺帶領大家參觀修道院的釀酒區,并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不同風格的特點。而裝瓶區非常的寬闊,并且自動化程度很高,可見La Trappe確實是一家商業化非常成功的修道院啤酒品牌。
講解是荷蘭語,但因為我荷蘭語差的要死,所以老爺爺會詢問我有沒有聽懂,沒有的話他會再用英語給我講一下,讓我非常感動。當然,我手里的介紹手冊也是英文的,可以輔助理解。
雖然很多知識之前早已經了解,但是有幾個有趣的點倒是第一次知道,比如La Trappe的所有啤酒水源都是自家修道院地下200米左右的天然礦泉水,以及除了啤酒之外,修道院還制作奶酪、巧克力、果醬等一些列產品,都很高質量。修道院還提供29個客房,房客可以提前預約來感受修士的日常生活,比如禁言、宗教儀式以及勞作,價格不貴只要45歐,不過每個客房只能住一個人。
其實La Trappe的修道院啤酒之路也遇到過波折,比如1999年被開除出修道院啤酒認證酒廠之列是最有爭議的一次。當時La Trappe被荷蘭工業啤酒巨頭Bavaria收購后,瘋狂加大產量,而當時Trappist協會剛剛成立不久,為了以正視聽,保持修道院啤酒純正不走商業路線的名聲,荷蘭修道院酒廠在同年12月1日被Trappist協會踢了出去。
之后La Trappe一直在協會內申訴,最后為了達成和解不惜大量雇傭修道士而減少單個人力工作的時間來保證修道士的修行,終于在2005年9月9日重新獲得了使用Trippist標簽的批準。
在1987年他們開始釀造他們的第一款Dubbel(雙料)和Tripel(三料)啤酒,1992年開始釀造Blond(金啤),后來還釀造了唯一一款Witte(白啤)、Bockbier(博克)、Quadrupel(四料)和一款清淡型的啤酒,是修道院酒廠中款式最多也是最多樣化的酒廠。
這點倒是非常符合荷蘭人的做事方式。另外,從09年開始,他們重新恢復了橡木桶陳釀的傳統,并開始使用不同橡木桶陳釀Quadrupel,到現在已經有27個批次,而第28個批次也馬上要在一個月后推出了。
講解結束后,我還有幾杯啤酒輪番讓我品嘗,跟我同桌的幾個定了40歐左右的帶佐餐的套餐,看著真心不錯,而且每一輪的啤酒配餐都非常講究,下次再來也要試一下。不過修道院自帶的酒吧除了啤酒外,也能吃到修道院出產的奶酪面包等,我也點了些食物下酒。
酒足飯飽,我最后去逛了下La Trappe的商店,里面有不用的修道院產品,以及全線的啤酒,而且可以買到第27批次的木桶陳釀Quadrupel,這批是過德國黑皮諾葡萄酒酒桶,跟之前的23批次類似。來這里就是為了這款酒,我自然不會放過,滿足地買了幾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