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伴隨著人類的成長, 每一種文明,從亞馬遜雨林的部落到如今的現代人無不喝著某種發酵酒精飲料。 無論是用唾液發酵的果汁或最好的香檳,我們人類數千年來一直享受著酒精帶來的恩惠。
而早期的人類種植莊稼不只是單純為了糧食,同時也為了釀酒。
最早可考的記錄是在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一副象形圖,描繪了兩個人從鍋中吸取飲料的情形。這也是目前最早的人類飲酒的記錄。
現代還原圖
釀造和飲酒在古代是一個社會性活動,當然,古代的啤酒和現代的大不相同。早期的啤酒更類似于湯而不是飲料:古人搗碎野生的谷物,并用水混合,再將混合物發酵并通過植物制作的吸管來飲用——以過濾掉酒中的一些雜質。
人類如何發現“發酵”這一工藝的起源尚不可知,最有可能的假設是偶然在野外發現發酵水果,從而學會利用這一化腐朽為神奇的美味轉變。
最早的工資,用啤酒支付
埃及人用“面包和啤酒”相互問候,酒被認為是類似于魔法的東西——古人將幾乎難以消化的草木粉碎扔到水中,最終卻變成一些美味、可以安全飲用的飲料,還可以幫助清潔傷口。難怪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禮物。
從此,人類開始了與酒相伴的文明。
那么到底是先有面包還是先有啤酒?
這個數百年懸而未決的問題說來話長,從歷史上看,到底是先有啤酒還是先有面包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人類的這兩個發現都源于巧合,并沒有什么實際的聯系。不過這份關于約10000年前納吐夫文明的研究報告也許能讓我們有所解惑。研究寫道:在古代納吐夫地區,為了釀造啤酒,人們開始馴化動物來種植谷物,同時在東地中海地區出土的文物也足以證明釀酒在納吐夫文明中的地位,在這些地區,釀酒遠比面包要早得多。
而在玉蜀黍屬植物的發源地墨西哥,早期的玉蜀黍屬植物并不適合制作面包所需的面粉,相反它們更適合釀酒。所以在古代的玉蜀黍屬植物被培育成更適合制作面粉的玉米之前,過去的墨西哥人更多的用它們來釀酒。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其他地區的研究報告指出釀酒的歷史要更早于制作面包。這似乎成為了先有啤酒論的鐵證。
埃及地區的飲酒歷史源遠流長
過去野生谷物的蛋白質含量等因素使得釀酒要比制作面包方便的多,而且從工藝的角度來看,釀酒只需要把谷物搗碎和水混合,隨后等待發酵即可,制作面包的過程遠比這個復雜的多。根據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啤酒更早于面包出現在人類的歷史當中,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頭。
那么這場先有啤酒還是先有面包的論戰結束了嗎?答案是沒有,雖然目前已有大量證據表明啤酒在古代人類中的地位,但是制作面包的歷史同樣源遠流長。先有啤酒論拿下了一分,但是在這場漫長的辯論中,距離最終的勝負還很遠。
最后,讓我們為過去祖先陰差陽錯發現啤酒的巧合而干杯!
用戶點評 共 1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