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北京小伙,家庭美滿,攝影達人,熱愛旅行和收集刀具,有長達十年的精釀旅行經驗……當這些集于一人之身時,難免羨煞旁人。
這個“人生大贏家”就是劉昆,一位航天工業工作者,但最讓一眾酒友們羨慕的是,他還擁有一間“地下酒吧”。
初遇劉昆,是在2016年禁酒令組織的一場酒會上。在那個大雨滂沱的傍晚,城里堵得一塌糊涂,劉昆卻早早到了現場開始拍照。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年輕而富有活力,尤其是手持相機時那股專注認真的勁兒,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更是給當晚幾款罕見好酒拍了好幾套寫真。
之后沒幾個月就聽說他開了一家“酒吧”。偶然在酒友針總的引薦下,終于有幸一探究竟。
真的是地下室,還是居民樓下面那種正兒八經的地下室
劉昆拿出一串鑰匙,逐一打開樓道門、地下室入口門,帶我們走到“酒吧”門口,再打開“酒吧”大門,這一路都沒有任何特別的指示牌或者廣告牌。至少在開門進屋之前,這都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居民小區地下室。
一進屋,一切卻都不同了
小,面積確實小。但勝在裝修得倒還別具風味。
有很高的挑高配合著有質感的壁紙
簡約的頂燈上面是精心挑選的天花板壁紙
當然也少不了各大精釀品牌的裝飾鐵牌
而最吸睛的,是正對著大門的一個雙門大冰柜,不用太仔細看,就能發現那一排排一列列里有眾多尖貨好酒。
克制住想沖上去抱著冰柜流口水的沖動,我故作鎮定地在僅有的三張小桌子中選了一張最靠近冰柜的坐了下來。善解人意的針總點了一瓶我盯著看了好久的過桶野菌艾爾,劉昆老板從消毒柜里拿出干凈漂亮的杯子,熱情而利落地幫我們倒上酒。
三個大老爺們幾口酒下肚,便開始相談甚歡。劉昆告訴我們,他曾經利用業余時間與好友合作做一些精釀啤酒生意,對當時工作穩定而又已經喝精釀喝了七八年的他來說,完全是興趣使然。后來朋友因為移民只能退出,本來放在朋友家倉庫的酒也只好搬到自家地下室來了,這家地下室酒吧的雛形由此形成。
緣起于劉昆工作單位的名稱,他給自己的這個小酒吧起名為“space craft”,從今年3月底裝修完成,也已經走過來大半年的時間。在這大半年里,這里既接待過零零散散充滿好奇的普通酒友,也舉辦過十幾場不同主題的精釀品鑒會,不大的屋子,卻滿載著酒友們的歡笑和喜悅。只要沒出差,每晚六點到二十三點,他都會在店里等待酒友們的到來。劉昆說:“在我的地下室,希望酒能回歸它最重要的作用,社交?!?/p>
彼此開心地邊喝邊聊著,喝到開心,劉昆執意請我們吃地下室“特色飯”——冒菜。一邊吃著色香味俱誘人的冒菜,一邊聽劉昆講著選這家冒菜的原因,除了用料新鮮干凈以外,還源自最初跟朋友在這間地下室喝酒的經歷。
原來去年冬天,來喝酒的朋友都是在地下室里坐在酒箱子上,喜歡喝什么酒就從坐著的箱子里翻找“想想那種感覺,雖然艱苦但確也很有意思!” 劉昆回憶這段的時候既有懷舊又有自豪。因為是冬天,在地下室里干喝酒真的會冷,于是點外賣時就選了熱辣的冒菜,一來二去的發現吃著真的不錯,自然就成了這地下室聚會的常規配餐了。據劉昆說,來這里的酒友都會喜歡上這道冒菜,而且配酒的選擇也層出不窮,略甜的小麥,稍酸的野菌艾爾,干爽解辣的賽松,各有趣味。
冒菜之后,又繼續喝了一款他精心挑選的來自加拿大的TOP50酒款波羅的海波特,不由得佩服他的選酒眼光,這款好喝又不貴的好酒國內還沒流行起來,知道的人也寥寥無幾。又聽他講了店里的傳奇顧客Wilson,臺灣酒鬼,住的近,經常來,還經常從臺灣背來好酒,倆人也從好酒友慢慢變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在交往中更實踐了精釀精神中的分享與無私。
酒足飯飽,亦聽到了不少關于這個地下小酒吧的精彩故事,結賬時還發現酒價意外地便宜,對我而言,可謂收獲滿滿,但要說收獲最大的,也許就像劉昆說的那樣:
“可能在過去歲月長河里,我不會記得喝過多少酒、組過幾次局、吃過多少冒菜、有多少個夜晚在地下室忙碌,但我肯定記得來到這里的形形色色的朋友們,記得我們聊過的天兒,侃過的大山,記得在這里結識的一個又一個真實而又有趣的靈魂?!?/p>
用戶點評 共 4 條評論
有沒有地址呢?
哈哈哈哈頭一次見昆哥照片兒,嗓音是真的有意思
老板好帥哦
昆哥一笑還是挺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