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薦語:
好文推薦
以下文章來源于SME科技故事 ,作者SME情報員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一位愛喝酒的英國人從沒想過,幸福來得如此突然。
他曾幻想在啤酒中遨游的夢想就這樣實現了。
忽然排山倒海的啤酒涌了過來,將其泡在里面。
然而他不知道,這洪水般的啤酒是他短暫一生中最后的伙伴,
因為幾分鐘不到,他居然就被淹死了。
別以為這是扯淡的段子,它曾在歷史上真實發生。
兩百年前,倫敦街區就發生過“醉”離奇的慘案:
8個人被洶涌而來的啤酒活生生地淹死了。
出乎意外的是,它最后被倫敦法院判定為一次天災。
1814年10月17日,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下午。
忙碌的倫敦市民正準備收工下班,卻突然聽見一聲爆炸巨響。
說時遲那是快,涌出一道將近4米高摻雜著泡沫的黃色浪花。
后來,一位當事人回憶道:“瞬間,我發現自己被一股力量裹挾向前,突如其來的巨浪讓我無法呼吸”。
同時撲鼻而來的居然是一股濃郁的啤酒味,人們一開始以為是產生了錯覺。
等人們反應過來是啤酒時,這股“洪流”已蔓延到多個街區了。
不少人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倒,撲通摔在地上了。
甚至有些人還被“洪流”,沖走了一段距離。
其余人見狀都慌了神,趕緊往高的臺階上躲去。
沒過一會,被淹沒的街區就漂浮著一些家具、門窗、生活用品等。
此時滿天彌漫著醇厚的啤酒味,卻使人們一點兒都開心不起來了。
他們中有些人被潮水困住回不了家,有些則在奔跑中與家人走散了。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被熏得渾身是酒味,仿佛真·酒鬼附身。
而一些對酒精過敏的人,還因此滿臉通紅,身上起了很多小疙瘩。
當然,人們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居然有1400多噸的啤酒奔涌而來。
而在這起事故中,最慘的還是那些被無情的啤酒殺死的人。
就有一個小女孩漢娜和她媽媽瑪麗,當事正在家里喝下午茶。
不曾想,猝不及防的酒洪襲來,母女兩人頃刻間就喪命了。
類似地,還有五人喪命于較為低洼的地窖之中,包括開頭提到的那個愛喝酒的人。
最后一個死者還是個三歲的小女孩,令人痛心。
所幸,當時倫敦搶險救災的力量快速就到位了。
雖然一看到全都是啤酒,所有救援人員都覺得真是醉了……
但在他們的努力下, 這場“洪災”才終于得到了控制。
可當洪水退去后,街區上仍久久彌漫著啤酒的味道,數月后才消散。
就連旁邊沒有被波及的附近街區,也是如此。
而被熏得醉暈暈的人們最好奇的是:
如此多的啤酒洪流究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很快,這起意外事故的調查結果就出來了,令人唏噓不已。
所有的啤酒都來源于一家坐落在倫敦市中心的馬蹄鐵釀酒廠。
這是一家成立于1764年的工廠,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了。
作為倫敦第六大的釀酒廠,它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釀酒技術。
這家酒廠的實際占地面積并沒有很大,那么怎能存放了上萬噸的啤酒呢?
相信很多人都喝過啤酒,但對其釀造的歷史卻鮮少了解。
其實,原始的啤酒是直接用小麥面包加水搗碎,摻入蜂蜜等原料發酵的。
如此而得的啤酒十分甜美,不像現在的啤酒會有苦澀的味道。
只不過,它們也相對容易變質發酸,不易于存儲。
興許是這樣的原因,早期的啤酒,都是家庭或者小作坊式的生產。
這也意味,它的產量一般不會很大,價格也相對昂貴。
直到中世紀,一種為啤酒而生的“花”的啤酒花出現才改善這一局面。
它狹義的啤酒花是指大麻科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蛇麻,拉丁學名Humulus lupulus L.。
啤酒花的防腐特性增強了酒質的穩定性,可使啤酒較長時間貯藏而不會變質。
它不僅提高了麥芽的出酒率,致使酒價大跌。
同時啤酒花使釀出的啤酒色澤更加清亮,風味大增,深受大眾歡迎。
正因如此,英國從16世紀開始大規模種植啤酒花、
而啤酒也成為英國民眾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飲料,是“國民飲品”(national drink)之一。
這樣大量需求的增長,也帶動了啤酒行業的發展。
等到了工業革命,許多大型的釀酒廠如雨后春筍般涌出。
而這家馬蹄鐵釀酒廠正是進行批量化釀酒的工廠。
在那個年代,馬蹄鐵釀酒廠每年的年產啤酒可達十萬桶。
除此之外,廠里還有若干個約6.7米的巨大木制發酵罐。它們正是這起事故的元兇。
那么,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桶呢?
原來除了釀酒,這種巨型酒桶視作觀光景點,供民眾節假日來參觀。
這些佇立著的龐然大物更是各家啤酒廠展示實力的象征。
如今看來,這些巨大的發酵罐有著非常大的潛在危險。
可在當時,大家關心的是啤酒的銷量和產值,根本沒人關注這些。
所以在這場酒災爆發以前,桶的容量還在變大。
據說最大的一個酒桶能裝61萬升啤酒,實在是大到令人恐怖!
事故爆發當天,一位叫喬治·克里克的職員正往巨大的大啤酒桶里倒黑啤酒。
不一會兒,他發現酒桶上面一個金屬桶箍忽然掉了。
每年都會有桶箍掉落的事情發生,他也沒太在意。
通常過兩天就會有工人過來重新修好,就繼續把酒桶灌滿。
誰能想到,缺一道桶箍的啤酒桶一小時后終于憋不住,瞬間就炸了。
目前已經無法取證最先爆的那個啤酒發酵罐究竟裝有多少啤酒了。
能明確的事實是,相鄰的兩個大酒桶也給沖爆了。
之后就像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了一樣,巨大的發酵罐一個接一個的破裂。
噴涌而出的啤酒匯集成一股巨大的洪水奔涌而出,甚至摧毀了兩座相鄰的房屋。
由于當時倫敦沒有排水系統,所以洪流很快將附近幾條街道都淹沒了。
其中處于低洼崎嶇,也是貧民窟的喬治街和新街被淹得最為慘重。
后來的事情,便是前面提到的如夢似幻的啤酒洪水事件。
誰也沒想到,人們熱愛的啤酒居然最高能淌到自己的腰間。
可在災禍面前,再愛喝酒的人,也沒有瀟灑地低頭喝上口。
當時“泰晤士報”的記者還觀察到倫敦人很快就沉默了下來,以便聽到被困受害者的呼救聲。
不過在啤酒洪流之后,大伙攜鍋帶瓶舀取免費啤酒回家的謠言開始出現。
但這頂多也就一兩個酗酒者的作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試過喝地上的啤酒。
唯一慶幸的是,事故的時候大多數人還在工作,未回到家中。
當然對于離奇的事故,號稱全民段子手的英國人也不調侃幾句:
“那些在啤酒洪水中受傷的人被送入醫院中,其他的病人聞到他們身上的酒味就開始向醫生抗議:“都是病人,為啥我們不能喝酒,他們就能喝?”
在知道真相之后,受傷的、失去親人的人們表現得十分憤怒。
他們將馬蹄鐵釀酒廠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們承擔責任。
然而,法庭最終宣判這次事故是一場“天災”,酒廠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因此,受害者沒有得到任何的賠償。
這一次的事故,也造成了酒廠近15000英鎊的損失。
為了避免其破產,政府又補償了馬蹄鐵釀酒廠的損失,免去他們的稅收。
面對這樣的審判結果,有人調侃稱,下判決的人可能還沉浸在酒醉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被啤酒殺死的三具尸體被放置在附近有兜帽的棺材里,公眾人士向他們的葬禮致敬,并自發給他們捐款。
另外五個在蘇醒中死去的人被安置在黑色棺材的客廳里,也獲得了其他人的捐款。
不久之后,這起事件的罪魁禍首木制發酵桶被改成水泥建造的大桶。
隔了近百年后,這家馬蹄鐵釀酒廠因生意不佳于1921年被關閉,并在次年拆除。
1928年,一家劇院在酒廠原地拔地而起。
迄今為止,這里曾上演了無數的戲劇,但恐怕還是啤酒洪水事件“醉”離奇吧。
它離奇的背后,也摻雜著諸多人世的無助和辛酸。
*參考資料
London Beer Flood.Wikipedia.on 8 March 2019, at 22:49 (UTC).
October 17, 1814 London Beer Flood.todayinhistory.blog
馬文章.《朋友 喝了那么多啤酒 但你聽說過啤酒花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06-19。
周廣田.《現代啤酒工藝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WHAT A WAY TO GO The shocking story of the beer tsunami that killed EIGHT people in Georgian London By HAYLEY RICHARDSON 11 Jan 2017, 14:29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你的朋友圈,很久沒有好看的文章啦
分享這篇,我知道你愛看
用戶點評 共 1 條評論
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