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屬于好友之間的小聚,或是派對上和果汁汽水并列的暢飲選擇,“絕不會有人帶一瓶啤酒去正式的晚宴” —— 這幾乎是一個全世界的共識。
雖然精釀酒廠越建越多,酒款越來越高端,但是想要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卻越來越難,根據最近美國啤酒協會 (Beer Institute) 進行的調研數據顯示:年輕人對于啤酒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觀,甚至可以用“冷漠”來形容。
啤酒協會的主要調查對象為 21 - 24 歲的 95 后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雖然只占到合法飲酒人群數量的 7%,但卻是啤酒消費的主力軍,學生聚會、轟趴派對,這些場合為啤酒貢獻了大量的銷量。
然而協會的數據表明,啤酒在這些年輕群體中似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年輕人喝的最多的還是大綠棒子 —— 工業(yè)淡啤
首先,只有 25% 的年輕消費者認為啤酒適合自己飲用,在前一周喝過酒的消費者樣本中,這一數字為 31%。
這可能是這一調查中最值得玩味的,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 Michael Uhrich 也說:“這個數字比我們預期的要低的多”。美國年輕人在聚會或社交場合中灌掉了大量的啤酒,但其中的大多數卻認為不適合自己。考慮到飲酒習慣的轉變,絕大多數啤酒酒客都會慢慢地向其他酒精飲料轉移,顯然這一結果可能是個危險的信號。
同時,只有約 3 成年輕人認為“啤酒適合所有場合”,這和葡萄酒的結果比較接近。
如開頭所說,很少有人認為啤酒是一種“特別”的飲料,常與汽水、果汁飲料等相提并論。實際上這次調查也反映出了同樣的問題,約 20% 的年輕人認為啤酒相對于普通飲料而言足夠“特別”,這比葡萄酒和烈酒的數據少了一半 (約 40%)。
從此引出的是啤酒在公眾范圍內的“復雜度”認知,只有 2% 的 95 后年輕人認為啤酒是復雜的飲料,卻有 38% 認為葡萄酒十分復雜 —— 雖然精釀啤酒的發(fā)展已經讓啤酒的固有形象有所改善,但是依然沒有滲透入年輕一代。
精釀啤酒一直想要向年輕市場靠攏,這一點從這幾年流行的酒款趨勢便能得知 —— 品鑒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易飲。然而年輕人似乎總是對精釀興趣平平:過高的價格難以吸引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缺少飲酒經驗更讓人難以從精釀啤酒中體會到深度,“如果他壓根不喝啤酒,那就更不可能接觸精釀”。
近年來的精釀關鍵詞:渾濁、水果
啤酒協會借著這份調查報告?zhèn)鬟_了行業(yè)內長久以來的擔憂,這些年輕人對于啤酒的刻板印象不僅影響了他們當下的酒精飲料選擇,在他們將來變得更有錢之后亦是如此。“美國的酒廠品酒室內充斥著中老年人?!?—— 有人這樣評價道。
但是我們需要為此擔憂嗎?對這一調查結果持反對意見的也不少,許多人認為精釀的受眾并不是這些 95 后年輕人,畢竟大部分精釀愛好者都是喝膩了工業(yè)淡啤后才逐步轉變過來的,這其中的過程不容忽視:他們在大學期間越反感工業(yè)啤酒,那么在未來越有可能向精釀轉變。
另外,協會的數據顯示 44% 的人因為不想變胖而不喝啤酒、44% 的人表示他們就是喜歡喝其他的酒、42% 則是因為健康因素、30% 的人考慮到啤酒的應用場景而不喝啤酒,不過這一調查恐怕還得加上一個價格因素才更為合理。
精釀啤酒怎么抓住 95 后年輕人的心?社交網絡加上更易入門的風格或許能夠吸引到年輕人的第一次嘗試,不過如何讓嘗鮮過后的年輕人愛上精釀,就要看酒廠們各顯神通了。
用戶點評 共 14 條評論
大學開始接觸酒精,直到走入精釀的大門之前,我都不愛喝啤酒,真心難喝呀,那時白酒是我的第一選擇。但發(fā)現精釀后,就入坑而不能自拔,每天都想喝一杯!所以不是年輕人不喜歡啤酒,是他們沒喝過真正的啤酒!
我96年的,對于我的同齡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了,許多朋友有很大的想嘗試的心態(tài),但是價格讓他們望而卻步
價格確實可以阻礙一批人
精釀啤酒是為需要它的人而準備的,該來的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