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自家的陽臺、庭院里燒烤,或者當你在一番大汗淋漓之后,興致勃勃地打開一瓶啤酒,喝下的第一口,卻嘗到了如臭鼬般的日光臭。
真的,那種感覺不是尷尬或失望兩個詞能解釋得明白的。
喝到一瓶變質的啤酒,大概是每一位啤酒愛好者都經歷過,然而并不想經歷事情。
啤酒變質,通常是由光照、溫度、氧氣、微生物等幾個因素造成的。實際上,因為風格和酒精度的不同,啤酒的“抗變質能力”也不一樣。但不變的是,啤酒從酒廠里出來以后,啤酒就隨著時間,逐漸變質(風味出現折損,啤酒里產生異味)。
啤酒和時間之間的微妙關系
提到啤酒變質,產生異味這個問題,首要考慮到的就是時間這個因素。
人們在品嘗的一些非常新鮮的啤酒的時候,可能會嘗到類似于青蘋果、青草一般的味道,這其實是因為啤酒中存在的乙醛導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味道會減少;另一方面,一些高酒精度的啤酒,例如帝國世濤等等,適當地陳放,反倒會讓酒精帶來的灼燒感減輕,酒體變得更溫和。
因而,啤酒隨著時間而產生的一些風味上的變化,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壞事。
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即便有些啤酒可以陳放一段時間,但也不適合陳放過久。只要有時間這個因素存在,啤酒就會出現老化的現象(例如紙板味等等),而且會產生一定的不良風味。當老化的現象太嚴重,即便口感變得再溫和,對啤酒來說也是一種災難。
而對于其它類型的很多啤酒,時間基本上就只會作怪了。這一點,我們從啤酒的背標中的保質期就可以看出來。
在市場上流通的啤酒,通常釀酒商會提供一個保質期。當保質期過了以后,這款酒就會從貨架上下架。
圖片中的BBE表示的是Best Before
不過實話說,這個保質期的水分很大。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因為時間并不是唯一導致啤酒產生異味的因素。
導致啤酒變質的其它因素
一瓶酒如果保存得很好,即便過了保質期,同樣能喝;而一瓶酒即便還在保質期之內,保存的方式不當,可能比一瓶過了期的啤酒還要難喝。
造成這種明明還在保質期里,卻已經變質的情況,高溫、氧氣、光照、微生物等等因素都功不可沒。這些因素就像是游戲中的Buff一樣,起著加速啤酒產生異味的功能。
光照 - 紫外線
紫外線不僅對皮膚不好,對于啤酒也毫不留情。當紫外線通過酒瓶,便會與啤酒花中的一種化合物產生反應,產生一種類似于臭鼬的味道,俗稱日光臭。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釀酒商通常會用棕色的啤酒瓶或者不透光的啤酒罐來包裝啤酒。
氧氣 - 氧化
氧化其實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并且最終會改變啤酒的味道和香氣。啤酒當中的化合物種類非常多,和氧氣接觸,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產生明顯的異味。例如最常見的雙乙酰,就會給啤酒帶來一種類似于黃油的味道,當然,氧化也有可能會產生紙板一般的味道。瓶裝啤酒封蓋、封蠟,以及罐裝啤酒隔絕空氣,都能有效防止氧氣對啤酒造成的傷害。
微生物 - 染菌
能在市場上銷售的啤酒,其實染菌的情況并不多見,而啤酒中的酒精和啤酒花也有著天然抗菌的作用。微生物通常不能再酒精含量高的液體中存活,密封的包裝方式也能有效防止染菌感染。
溫度 - 高溫
溫度是當中最復雜的了,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啤酒保質期,跟溫度有很大的關系:許多釀酒商在制定啤酒保質期的時候,是以平均室溫作為設定的條件而給出的。
同樣的啤酒,如果在冷藏環境下,和儲存在室溫下,達到同樣的質損前者大概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用一張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Charlie Bamforth的一項研究來說明。
數據來源于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A)
在0℃的時候,啤酒產生明顯老化特征其實需要700天以上,這種溫度在4℃的時候大概是550天;相比之下的10℃,就變成了240天左右,減少了近2/3。
當溫度提升到典型的室溫下,大致是6個月左右。(因而,很多釀酒商給出的保質期,就是6個月。)
至于在夏季,假設是30℃的溫度,20天左右就會出現明顯的老化特征,一天的質損相當于在4℃環境下27.5天的質損。
毋庸置疑的是,溫度越高,意味著啤酒越容易產生老化的特征,啤酒的變質也是同理。
減緩啤酒變質,我們能做什么?
其實在我們上述討論的幾個因素當中,溫度是最難把控的。
避免光照、隔絕氧氣、防止染菌,這些釀酒商都可以通過包裝、設備等方面下功夫而將啤酒的質損降到最低,而溫度,這還取決于啤酒的經銷商,零售端以及消費者。
很多釀酒商對于品牌的聲譽有需求,因而常常會對提出經銷商全程冷藏的要求;就零售終端而言,超市里、小酒吧,啤酒常常擺放在貨架上,相比真正將啤酒擺放在冷藏柜里,質損當然也不在一個程度上。
有些消費者因為對于啤酒貯存知識的缺乏,常常會將啤酒暴露于室溫下很長時間。
也是這樣一個原因,啤酒冷鏈的概念才得以提出。
所謂冷鏈,即指啤酒從酒廠出罐以后,全程采用冷藏車和冷藏柜來低溫運輸和儲存啤酒。直到消費者喝到之前,啤酒都不曾暴露在常溫下。這是最大程度能夠保證啤酒不變質,不產生異味的方式。
但在當前國內啤酒冷鏈運輸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多人也會有這樣一個問題:
所以,我們喝到的酒都是不好的啤酒嗎?
答案是,啤酒的生命力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脆弱,也無需那么悲觀。
在30℃的條件下,尚要20天左右才會出現明顯老化的風味,而至于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并不會影響喝酒時的感受。
畢竟,如果真的一兩天就能讓啤酒變壞,釀酒商們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啤酒銷往全國,甚至海外了吧。
只是,用可行的方式盡量減少質損,給消費者最好的啤酒體驗,應當是我們該做的。
用戶點評 共 8 條評論
普通消費者啤酒買來都要放冰箱冷藏了吧
羅斯福保質期5年,5年后回變壞嗎?
非常有用。
長知識了
打錯了一個字。微生物–染菌那一段的,在打成再了…
漲姿勢了
也就是,將啤酒的常溫保質期理解為6個月吧,不過許多啤酒瓶子上的保質期是12個月
這還是挺長知識的!